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建议在我国证券法中增加有关基本概念的定义性规定,有关证券监督的综合协调管理制度,将证券监督管理事宜委托证券业协会,证券专业调解、仲裁制度等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胡钧  施九青 《理论学刊》2007,6(11):56-61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方向:西方经济学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影响的扩大。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不是也不能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结果,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取得的。中国经济学只能植根于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绝不应局限于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寻求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48年10月起,经组织分配到中央统战部四室做民族工作,曾经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几年党和政府逐步开展民族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运用管理层收购方式实现我国国有股、法人股的减持以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目前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在实践中面临管理层收购的适用对象、收购主体、收购方式、收购价格、融资方式、管理层持股期限、信息披露以及对中小股东和职工利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障碍与问题。对上述法律问题的成因和症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制化、规范化以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健康推广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那些强调生产力发展具有内部动力,否认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强大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的论调,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她的旗帜,如何看待社会生产关系,是划分她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限的分水岭。不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概念取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概念,这等于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实质不是突破或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基本原理研究现实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胡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指出: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指出:它与经济体制从传统的单一计划体制向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而肾迫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是要坚定信心,最重要的是在干部中尤其是在高层领导干部中树立起搞好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充分认识我国国有经济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认它们的功绩和现状,处于困境的原因和性质以及发展前景,进而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8.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实践中究竟能否相容;国有企业能否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大量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何在;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无优势;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效益,使之走出困境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全国总工会组织首都  相似文献   
19.
胡钧 《前线》2008,(6):9-12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响应党的十七大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相似文献   
20.
1997年2月3日《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林子力同志的访谈记录,题目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谈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构成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其基本思想就是否定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他说:“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把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即归谁所有,私有还是公有看作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视之为决定社会制度一切方面的东西。……但历史的事实却确切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