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22.
徐斌  蒋明镏 《当代贵州》2020,(12):50-51
在贵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卸下戎装志不改,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主动请缨,再一次披甲上阵,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相似文献   
23.
商圈规模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圈的规模和绩效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扩大商圈规模可以不断增强商业企业集群的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取决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地递减.因此,要增强商圈的规模绩效,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24.
蒋明  杨文选 《学理论》2012,(24):206-207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解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程序、过程、资源和组织结构四个要素提出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5.
正沿着盘山公路前行,窗外是碧绿的乌江,云雾缭绕、群山环抱间,一座清幽雅致的小山村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德江县枫香溪镇枫铺村。"枫铺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但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尚未完全通车路和水电,交通与信息闭塞导致了全村群众生活穷、思想穷。"作为铜仁市委组织部新派驻到枫铺村的第一书记,两年前初到枫铺村,曹洋便在心里默默立志:"一定要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26.
任伟  蒋明  习亚哲 《理论月刊》2006,3(6):26-28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毛泽东人权思想、中国的传统人权思想和世界人权理论几个方面初步探索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加深理解邓小平人权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的人权建设。  相似文献   
27.
蒋明 《求实》2004,(Z4)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到来 ,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 ,而是文化的竞争 ,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 ,因此 ,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 ,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认同则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江铜企业文化战略导入之初 ,由于并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不少员工感觉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觉得企业文化好似“空中阁楼” ,很“虚” ,根本不知道文化建设从哪入手 ,重点在哪 ,更谈不上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提升管理水平了…  相似文献   
28.
蒋明 《求实》2004,(Z4)
随着人类迈入新世纪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逐步深入 ,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青年群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一 )影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年思想状况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提供给青年的精神产品出现反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时精神产品也进入了买方市场 ,并产生了一些问题 :当精神生产一旦完全受市场调节时 ,它表现出来的趋势就会同许多事物相背离 ,如一段时间武打片、宫廷片天天充斥着屏幕 ;暴力色情录像、充满颓废情调的小刊小报、惊彩…  相似文献   
29.
西方保安处分理论制度的沿革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保安处分的源起,保安处分的理论化,保安处分的法典化。对保安处分的理论与制度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人物有:克莱茵、李斯特、菲利、司托斯。主要事件有:1893年出台的《司托斯法案》,1921年出台的《菲利法案》,1930年出台的《意大利刑法典》。  相似文献   
30.
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有意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应舍弃意思要素,是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的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本文认为有意性仍然是刑法中危害行为的必然要素,并将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有意性与作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故意与过失区别开来,认为危害行为的有意性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本身所持有的心理态度,而作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故意与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