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45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袁浩 《奋斗》2010,(8):63-63
读书是最不挑剔时间场合的,只要你手头有书。古人可于厕上、马上、枕上读书,还可负薪读书,挂角攻书,甚或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读书呢?  相似文献   
62.
诚实守信是"无用的别称"?上海市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吃亏.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做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  相似文献   
63.
袁浩 《前进》2014,(1):62-62
<正>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给领导干部念了一副关于官德的对联。这副对联源自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全文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的作者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笔者以为,品读这副官德对联,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相似文献   
64.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改进作风就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力戒心浮气躁,防止急于求成,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一告诫可谓意味深长。笔者以为,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当力戒四躁:一是浮躁。静能定心,躁则  相似文献   
65.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当有网友问到“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时,温家宝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有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2月28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66.
袁浩 《奋斗》2011,(12):61-61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2009年,中组部出台了《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中进一步明确.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将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而所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主要充实到县级以下基层岗位。  相似文献   
67.
袁浩 《党政论坛》2011,(17):63-63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改进作风就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力戒心浮气躁,防止急于求成,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一告诫可谓意味深长。笔者以为,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当力戒“四躁”:  相似文献   
68.
如今在一些地方,公务员若想得到晋升,除了要通过组织部门的各项考察外,还必须越过一道"门槛"———通过廉政法规考试。今年7月以来,青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对该省新近提拔的147名厅级干部进行了廉政法规测试;浙江省杭州市新提拔和转到重要岗位任职的408名市管领导干部也参加了任职廉政法规考试;福建省霞浦县对拟提任的82名科级干部也进行了任前廉政知识测试。一些人认为,这种考试形式不过是走个形式,没什么实际意义,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任前考廉"不只是对干部是否具备廉政法规知识的考量,更  相似文献   
69.
袁浩 《工友》2013,(5):5-5
时下,有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已经不再是"鱼水关系"了,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当,有的干部作风虚浮,不切实际,不能入乡随俗,与群众谈话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70.
袁浩 《政策瞭望》2011,(12):61-61
"冷板凳",顾名思义重在一个"冷"字。这里的"冷",可能是客观环境上的"冷"——位置偏僻,远离繁华;也可能是物质待遇上的"冷"——清水衙门,无职无权;还可能是所处地位上的"冷"——远离中心,难成热门。从主观愿望上讲,没有人愿意经常坐"冷板凳"。但从客观现实来讲,不同地域、不同岗位又确实存在着冷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