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记者:王主任,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看待我国的扶贫工作呢?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有序的进行,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作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初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应当具有的特征主要是:普惠性、公平性、初级性、实效性、方便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
记者:郑先生,您能否简要地谈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人权思潮的关系问题? 郑杭生(以下简称郑):当代国际人权思潮,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涉及社会与权利的关系问题.看待这个问题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的下述思想:"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页)这一点从以"权"为中心的人权的内涵的发展--从第一代人权概念到第三代人权概念中,可以明显看到.  相似文献   
15.
记者:在我国,虽然农业产值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农村问题仍然是涉及 9亿多人的大问题,不解决农民普遍致富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问题现在变得越来越突出了。陆先生,您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对于目前的农村状况您怎么看呢 ?  陆学艺 :我国 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农业连年丰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自 8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农民收入继续提高,但大部分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特别是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停滞。 1979— 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提高 15.1%…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而农村义务教育又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实现程度.把农村义务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看待,对于国力的增强、社会公正的实现以及民生的改善,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山东省社会保障工作的成绩很突出,从城市社会保障到农村社会保障,甚至包括对于社会保障的研究,都已走在全国各省区的前列。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山东省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在总结创建“三个一”、规范五个社会保障网络和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五个保障网络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在社会救济制度方面,全省有50多个县市区建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到1996年,全省已有1700多万农民投保,占适龄投保对象的50%。目前,全省已有70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政策的制度模式是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大量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等都亟需制度模式的社会政策。但是,目前中国社会政策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通过建立体系化、制度化的社会政策来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婚姻、生育问题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清楚人们的婚姻,生育观念,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婚姻、生育观念,对于掌握婚姻、生育规律,制定现实政策,控制人口的增长,是有重要意义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年三月份对荣城县石岛镇大鱼岛村的  相似文献   
20.
宗教在我国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为了使大家全面而准 确地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我们特邀请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权威人士就此问题发表 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