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玉环 《政法论丛》2009,(3):110-112,F0003
商事立法是清末修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了清政府“参酌中西”、“务期中外通行”的修律指导方针.是外国商事法律与中国传统商事习惯的混合物。商事法律的修订,促进了清末工商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商事法律近代化的历程,为中国近代商事立法打下了基础,对我们今天的商事法律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修律过程中存在的照抄照搬西方法律、超前于中国现实的缺陷和不足,则为我们今天移植外国法律提供了教训。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学生与高校之同的法律纠纷不断增多,情况错综复杂,原因复杂多样,洞悉这些纠纷的根源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找寻良策,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赵玉环 《工会论坛》2009,15(2):154-155
近代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借鉴西方“人格”平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善”、“恶”作为适用法律的标准的平等思想,改变了因身份不同而导致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取消了中国传统法律中长期存在的议、请、减、赎、当等特权,为平等地适用法律在立法上创造了条件。沈家本的平等思想具体包括满汉平等、夫妻平等、良贱平等。沈家本的平等思想及其实践,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学的东渐,人权思想在中国近代开始产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的人权思想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人道主义与西方人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清末修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人权法的崛起和清末人权的发展.但其人权思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管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修旧法 ,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这里的“旧法” ,指旧礼法制度 ,既包括礼 ,也包括法。“业” ,即改造创新的意思。这是管仲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管仲的法律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西周时期 ,经过周公制礼 ,使礼上升为国法 ,成为奴隶社会两种法律规范形式之一 ,起着法的作用。姜尚建齐治齐 ,坚持“以礼治国”的思想传统。管仲任齐相之后 ,继承了这一传统 ,非常重视礼在治国中的作用。他在《管子·牧民》篇中说 :“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理论近来频频被学术界和实务界予以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反思现行司法制度、重塑刑事司法模式的重要借鉴.本文试图深入思考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以请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论儒家的“德主刑辅”思想赵玉环赵玉强“德主刑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内容,就是要求统治者治国必须以礼义教化为主,以刑事惩罚为辅。“德主刑辅”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理论化于汉代中期,法典化于唐朝,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