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31.
金灿荣  郭振家 《党建》2014,(5):60-62
习近平欧洲之行是在复杂国际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中国外交战略新格局,成为中国领导人展示中国理念和自信外交的重要舞台。从去年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到这次的重要地区欧洲,中国外交点面兼顾,体现的是一套完整和高水平的战略设计。习近平出访的文化外交模式,向欧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个真诚和坚定的中国形象,用文化自信唤醒了世界对中国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谷歌是个互联网公司,名气很大,块头更大,其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但它现在的架势让人看不懂了。它向中国提出了政治要求,而这种事情通常是大的商业公司极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33.
谷歌是个互联网公司,名气很大,块头更大,其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但它现在的架势让人看不懂了。它向中国提出了政治要求,而这种事情通常是大的商业公司极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34.
35.
2010年9月14日-15日,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德国卢森堡基金会在京联合举办了“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近40位中外学者政要与会,就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金融危机后新兴大国的发展走势、新兴大国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及新兴大国与国际新秩序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选取四位专家的研讨会论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6.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过多次波折.引人注目的有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出问题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华尔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由美国次贷风波诱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37.
美国霸权因何而立?由弱到强的战略根基、持续不断的力量源泉、美式霸权的新型特征以及“软”、“硬”力量的良性平衡也许是最重要的几点  相似文献   
38.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发展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及"中国责任论"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新任务、需要确立怎样的国家大战略、做出何种新的战略选择?要不要居安思危,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对这些问题,不仅精英层在严肃思考,普通民众也极为关切。鉴此,《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2008年8月31日以"‘奥运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题举办研讨会,邀请京津两地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
40.
政党极化作为现代美国政治的特征之一,因其频繁引发议事僵局而吸引了学界的讨论和大众的担忧,有学者称其为"参议院综合症"。"参议院综合症"表现为多数派和少数派之间的阻挠与限制模式,其产生原因在于美国宪法赋予了参议院极大的规则选择自由,而参议员在政治实践过程中追求自身和党派利益,导致日益严重的政党极化。参议院的政党极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意识形态极化和政党竞争加剧。将政党极化放置于美国的历史中考察,政党极化的根源是宪法,其实质是围绕如何解读社会契约的阶级斗争。在政治实践过程中,精英驱动-民众回应模式是政党极化"自上而下"的强化过程。当今美国政党极化引人侧目的原因是,政党对政治"游戏规则"的认知有了差异,即对何为民主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