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桂林银海纺织集团对占企业员工75%的青工,注意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切入,主动探索找准企业青工活动的有效载体,把青工的成长、成才和为企业服务紧紧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企业经济、社会、人才三效益。去年,银海集团荣获全国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被团中央定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一)以理论学习为切入口提高企业青工思想政治素质。抓紧理论学习,是银海开展青工工作、统一青年思想,提高整体认识,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手段。如组织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有关文件,深入贯彻国企改革精神;宣传落实银海集团党委、董事会及公司各…  相似文献   
12.
13.
面对全球一体化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严峻的治安状况的现实,我们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刻审视维护社会稳定的理念,重新定位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不再只是警察部门独揽的警务工作,必须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还权于民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是新形势、新时期的客观要求,只有遵循其科学原则,采取恰当形式,不断推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才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警务督察在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首先应创造一个内部警务人员满意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环境,以满足人员自身的需求,并以此激励其工作热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形成良性的工作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公安局筷子巷派出所在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有:第一,推行"四个创新",即创新勤务工作模式,推进警务实战化;创新路面巡防机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创新考核奖惩机制,实现警务工作高效化;创新《邱娥国工作方法》,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第二,扣住基础工作,实行"三个强化",即强化社区警务建设、人口管理和防范工作。第三,拓展为民的思想内涵,采取"三项服务",即推行亲情化服务、公开化服务和效能化服务。筷子巷派出所对社区警务的启示是,要创建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信息警务应成为引领警务改革的引擎以及社区警务有重要的警政民主作用,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一社区警务的目标。当然,在解决社区民警职业发展瓶颈问题上,公安机关还需要强化服务性指标的考核、建立专业化评价机制,并理顺社区民警的职业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17.
非利益人员参与的群体性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反社会性,社会敌意行为又将群体性事件升级为人民内部矛盾中最危险的一类。在处置中警察权力由于模糊定位使权力运行受限,警察权力使用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及使用警力助长的腐败专横使警察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厘清警察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责,规范警察权使用的合法程序,处置中坚持“三个慎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和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陈利  郑可心 《法制博览》2023,(35):76-78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印发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第三十九条规定了衡平居次原则,法院也越来越多地在案件中引用该条规定,处理基于不正当关联关系的关联债权受偿顺位问题。但该原则的适用效力、适用范围、适用标准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仍存在争议,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明确“不当利用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确定由关联企业对关联债权的正当性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要案会诊———第五届犯罪学高层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70余人围绕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刑事案例,从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着力探索案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回应了现实社会对中国犯罪学的期待。本刊将连续登载论坛实录,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