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幅度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这符合刑罚轻缓化的国际趋势,是我国刑事立法进步的重要体现。但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执行罚金刑、没收财产刑的保障制度,特别是相关的处罚措施不健全,使得犯罪分子毫地顾忌地逃避惩罚,导致相当比例的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不能执行或完全执行。为了保证罚金刑的执行,有的学者主张将罚金刑执行与主刑执行挂钩,即将犯罪人  相似文献   
12.
从宽制度是我国刑法量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坦白、自首、立功组成的悔罪从宽制度是从宽制度体系的核心,可以将其称为狭义从宽制度。明确狭义从宽制度各组成部分的适用条件及宽缓程度是正确适用狭义从宽制度,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不断扩大。文章对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当今云时代下计算机犯罪的特征和危害,提出了预防计算机犯罪的基本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子证据的认定及法律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楠 《探索》2001,(3):133-134
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无形性、复合性、易破坏性等特点。电子证据属间接证据的范畴,因而,在评估其证明力时,如何审查判断其真实可靠和如何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认定案件事实,将是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应借鉴国外计算机法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电子证据法律。  相似文献   
15.
马楠 《中国司法》2009,(11):101-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了相对不起诉制度:“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相对不起诉权是指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在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让英语语法指导我们怎样正确运用英语。它是我们非英语国家的人学习英语的基础。学习英语语法的最终目的是让英语语法规则存在于我们运用英语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就登记主体而言,其为登记主体公示经营身份、确立自身商誉的必要手段,是其维护合法地位、保障正常经营的必要方式;就交易相时人而言,其为保护交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制度,为保护市场交易安全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保障;就国家而言,其为国家对商事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和行政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制度,为其履行宏观调控等经济职能的辅助手段.以此为理论尺度,我国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相关立法在立法形式、立法内容、程序建构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有鉴于此,我国商事主体登记制度宜采统一商事登记立法模式,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立法模式,形式审查立法模式、登记机关责任立法模式及司法监督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对定罪情节概念及内容的分析,明确其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上的作用,为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这一情节提供刑法学理论上的支持,以助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港澳特别行政区作为我国单一制下地方行政区域享有高度自治权,其权力远远高于我国其它各省、市、自治区,形成了我国具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港澳特别行政区与美国联邦制下的各州在权力来源、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外事权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马楠 《研究生法学》2007,22(5):116-125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它既是国家治理活动的微观空间,同时也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单位。社区自治发展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了组织构建与制度成型这两个任务。迈入第三阶段的社区自治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制度和功能的良好运作,从而使社区自治完成由"被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变,通过良好的社区自我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本文阐述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基于社区自我管理的现实需要,形成的社区自治的多元参与治理结构与社区组织间平等协商的网络关系,以及居委会应如何在这一结构关系中扮演好"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