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6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搞经济有两个明显性变化阶段,第一阶段,在短缺年代,经济建设以速度作为发展的核心,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发展成果往往以产量多少作为标准;第二阶段,进入90年代后,整个社会把对“质量”的关注提到了主要位置,以“中国质量万里行”为标志。今天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疲软,潜在巨大的农村市场还未开拓;农民要从非农产业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难度增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进入第三阶段,即着力点开始应放在“量”与“质”在什么载体上运作的问题。人类社会中载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人…  相似文献   
12.
当今呈现的经济问题是长期以来"体制病"和"综合症"的反映。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党领导经济工作新要求的逻辑起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江西人民在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努力探索开发与保护的新路子,为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钥匙,对资源相对丰裕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世贤 《求实》2008,23(4):43-46
初次分配要求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即每一种生产要素得到和它对国民产出的贡献相一致的报酬,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初次分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府的社会职能理论从属国家学说。在政治的和经济的两重国家职能中,政府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职能就是政治职能的表现形式,而政治统治职能在执行中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些理论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效执行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严格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出发点.要有效执行农业政策就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保证增加的投资取得预期效益,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去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为此,中央确定了大内...  相似文献   
18.
周榜师  黄世贤 《求实》2001,(5):32-35
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的一个有效减压阀,是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龙头产业.本文通过对我省小城镇建设的抽样调查,论证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强县富民的现实选择,提出了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著作典故的运用与毛泽东的文化性格黄世贤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及其思想进行深入探索,以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民族风格、中国特色及毛泽东的文化性格已成为理论界毛泽东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从毛泽东著作大量的引经据典中,同样可看到极其深刻的内涵。他在典故的...  相似文献   
20.
3月22—23日,江西省部分专家和学者在中国白鹿洞书院和《求实》杂志召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就“义利之辩”展开了讨论。“义利之辩”是我国传统的课题,又是当今商品经济中的每个公民参与社会必须弄清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