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9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GOs Get Active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environmental NGOs are still in their relative infancy,but they are growing up fast, as is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22.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 western China is home to 1.9 million Hui people, a Muslim ethnic minority. They account for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3.
浅析“史湘云醉眠芍药裀”的多重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云醉眠”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图画之一。作者在精心描述人物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赋予了多重意蕴,既体现了作者独有的审美意蕴,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身上所普遍存在的文化意蕴,同时又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类存在状态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4.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立起源的五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当历史上的众多古文明由于自然灾害、外族入侵、以及文明融合导致文明发展的断裂或消失之时,中华文明却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广土众民的文明特征,政治上的长期大一统,核心价值观的过早形成以及文明发展的先进性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原因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的《礼记》,尽管它是解释先秦古礼的作品,但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变化,其所表达的妇女观与先秦礼仪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关于婚礼意义和三从之义的解释尤与先秦古礼不同,阳唱阴和、男主女从、夫死不嫁、从一而终成为婚礼的主题,女性的服丧原则三从成为女性的道德规范,三从中的从夫成为汉代礼学家重点强调的内容。这些变化反映了战国至两汉时代夫权的加强。  相似文献   
26.
27.
在美军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的战略地位得到凸显,对伊高层心理战成为重要内容,国际法和人道主义问题成为心理作战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是心理作战的主要渠道。美军心理作战有效损害了萨达姆政权的形象和威信,瓦解了民心士气,但过多谎言和一些过激言辞,导致了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28.
人与自然:从朴素系统论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思想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 把天、地、人等因素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和谐发展。 其整体性思维特色对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机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药品不良反应是在正常使用合格药品时产生的有害或意外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相关主体应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在我国现行法下,药品不良反应法律责任不同于医疗事故责任、产品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而属于侵权法中的公平责任。我国应及早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机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30.
在现代社会物权法中,土地所有权的政治宣示意义大于经济利益。用优秀法价值观及宪政观念来建构中国农地物权法律制度,既符合我国实际,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