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联合国第68届大会的决议[1],自2014年9月第69届联大开幕之后,联合国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15年后议程")的政府间谈判便开始进行(首次会议于2015年1月19日进行)。为了促进相关的政府间谈判并对之定调,2015年1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全体会员国提交了题名为《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2030享有尊严之路》报告)。[2]与此同时,潘基文秘书长表示:"各国领导人应把握2015年的历史机遇,在经济、环境及社会方面做  相似文献   
2.
赵隆 《党政论坛》2014,(4):36-43
正全球治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全球性问题影响的扩大,逐步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球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划分、模式归纳和我国应如何参与或应对等宏观的角度,对其成效评估尚未引起关注。不可忽视的是,全球治理的成效除去各个主体的参与度和认知之外,还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范翊君  祝鸣 《国际展望》2014,(1):141-145
正2013年11月28—29日,"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金砖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联合国协会、印度尼赫鲁大学、俄罗斯后工业研究中心、巴西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南非全球对话研究所、"社会观察"、"第三世界网络"等中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4.
崔文星  叶江 《国际展望》2022,14(1):74-94
援助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冷战期间,美苏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争夺盟友,对援助成效的评估主要是以过程为导向,其标准是援助的投入是否成功使受援国留在本方阵营。冷战后,西方国家内部出现援助预算的合法性危机,对援助成效的讨论也逐渐从过程导向转向结果导向。进入21世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援助的结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照。结果导向型援助提高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可见性,但其存在的弊端和南北垂直援助特征需要中国制定超越援助的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战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吸收了结果导向型援助的积极因素,但这也为超越该理念奠定了基础。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2030年议程的深入对接为中国突破西方战略围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机遇。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全球发展话语权的基础,并逐步超越了结果导向型援助,为落实2030年议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提升,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务实外交已成为俄罗斯外交的基础.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至冰点,与美国关系持续恶化,遭受西方国家对其地缘战略空间挤压,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因此拓展国际空间成为俄罗斯的外交优先方向之一.由于对美国拉美政策不满,拉美国家积极同俄罗斯开展合作,俄罗斯同拉美各国在加强政治互信和经贸关系方面出现明显进展.虽然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合作,对美国的孤立俄罗斯政策形成反制,但其战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制约,拉美国家本身的一体化进程也对俄战略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6.
赵隆 《俄罗斯研究》2024,(1):104-127
随着世界大变局的加速演进,通过多边路径深化战略协作,成为展现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普惠价值和世界意义的重要面向。在地区冲突延宕导致的安全困境、互动范式转变加剧的发展困境、战略互信赤字构成的治理困境,以及各国角色认知变化引发的秩序困境的复杂挑战下,中俄两国需要在自我定位、共同感知和外部需求的三重驱动下,把引领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发展作为深化战略协作的最佳实践区。一方面,协调上合组织的治理重心和功能边界,平衡机制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挖掘互补优势和创新潜力。另一方面,提升金砖合作的环境适应力和韧性,协调多元诉求并强化利益融合,借助“中俄经验”探索合作试点,提高风险识别与对冲能力,将多边框架下的战略协作实践,作为建设性改革完善国际秩序,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中俄方案”。  相似文献   
7.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1,(6):116-122
2011年7月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治理与合作:2011中国极地战略与权益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外交部条法司、中国海洋大学、国防大学、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江南社会学院、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新华社上海分社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围绕极地治理与合作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隆 《党政论坛》2014,(7):36-39
全球治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全球性问题影响的扩大,逐步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球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划分、模式归纳和我国应如何参与或应对等宏观的角度,对其成效评估尚未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以宏观视角为主、微观研究较少。从微观视角来看,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的观念决定着议题设定的演化方向,治理主体的行为则通过制度设计影响着治理的路径平衡。把这四类因素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变量,对于思考彼此间的内在逻辑和进一步思考国内层面的因变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给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全球治理的理论模式还不成熟和完善,但它已深刻影响到国际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国际法作为调节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实现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国际法也应积极适应全球化的潮流,使其和全球治理理论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得到共同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更积极地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扮演维护者和建设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