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40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3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法学与伦理学的嫁接将产生一门新的法学一法伦理学,我们说建立我国的法伦理学,并不是特意去标新立异,确实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是时代所迫切需要。时代的发展使得法律成为法律,而不是道德与政治的附庸,这是法伦理学诞生的前提条件;现代法制的发展使得法律与道德相脱节并且产生“道德滑坡”,这是法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条件;法律与道德的平衡发展,“德治”与“法治”的同时并举,是法伦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与时代机缘;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与相交,产生了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带”并形成了“共振效应”,从此,法伦理学最终诞生。  相似文献   
3.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由众多要素或次级系统构成。经济、政治、文化要素是社会系统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正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并导致了社会系统的解构。通过分析社会系统解构的原因,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化力量、整合力量和传统国家社会力量之间的对抗是造成社会系统解构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现代和谐社会的思想,并站在中国现代化继续发展的角度对和谐社会作了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政治战略总是伴随着政党的政治活动,政党的代表性是其政治战略的价值目标方位,而政治战略是政党实现代表性的平衡系统。正是在政党政治战略和政党代表性的积极互动中,政党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存是需要体悟的,但更需要他者的承认。自我只有在他者的承认中才能把握生活的内涵,体会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作为属人的社会,需要架构一种承认关系,这种承认关系不单单是认识或情感意义上的内在要求,更是文化积淀的一种生成,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展开和实现。承认关系也体现了对自我的反思与感悟以及对他者的一种定位,对人本质的一种深层的注释,同时也内含有主体从自我生存意志出发对他者生存的一种体验。  相似文献   
6.
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叶婧 《行政与法》2003,(1):14-1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了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转移,其中必然酝酿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不稳定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尴尬     
法治在理论上并且在其自身的参照系内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在实践中至今为止也没有一国彻底实现法治理想。本文分四部分论证:第一部分,法治简史,通过梳理几位着名学者对法治的理解,得出法治的一些普适性原则;第二部分,法治的内在矛盾,从第一部分得出的法治的一些普适性原则出发,论证法治本身固有的、只可调和却难以克服的四对矛盾;第三部分,试图超越,本部分主要对两种比较典型的试图解决法治矛盾的方案进行点评,并认为法治的理想难以实现;第四部分,无言结局,无言并不是不说,任何试图超越或整合法治的方案,都是不切实际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终都是没有理想结局的。虽然不能克服法治的内在冲突,但我们不能就此采取虚无主义的方式,彻底放弃法治。毕竟迄今为止,法治仍是治理社会、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走一条申庸的道路,借助实用主义的法杖,在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两极之间行走,这样可能会得到最佳的法律秩序,而且能最接近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也称社会事业,起源于西方的慈善事业。它的基本使命是追求社会公平,对弱势群体做出承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需要引入这种保护性社会制度。本文论述了在发展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红日 《探索》2004,(6):44-47
发生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是现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建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而要建立的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重整。这其中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关于权利、平等、民主、法治及道德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的逻辑是研究与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朝霞 《理论学刊》2004,4(4):80-8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它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从“使中国成 为沟通美苏之桥梁”到“放弃中间地带论”,再向苏联“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外交方针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