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4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31.
为帮助SDN企业实现隐性知识共享,文章首先构建了适应于SDN企业的多维隐性知识模型,针对隐性知识的共享难题,提出了以Blog系统嵌入SDN企业系统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思想,并以定义的三元主体和设计的注册导向表为基础,着重研究了SDN企业“Blog”管理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施宏观管理的功能代码,为SDN企业实现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理论及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国有效展开必须借助赋有思想和智慧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并引导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使其主动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最终提出高校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3.
农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造成村庄间资源获取厚薄不均,损害政府施政公平性,降低村民获得感,不利于村庄协调发展。对中部地区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个案比较研究,可以理清国家对贫困村过度扶持造成的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生成与强化的深层逻辑。研究表明,基层政府生产"虚假贫困户"的变通性行为,以及贫困识别—退出机制形成的"因点及面"效应是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问题生成的关键环节,基层政府过度供给、优先供给的逻辑则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的局面。对此,要从完善贫困村识别办法、加大非贫困村公共品供给力度等方面出台举措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4.
随着改革的深化与进一步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国内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控制犯罪,要求"110"报警系统必须作出快速反应,尽可能缩短现场反应时间.在手机普及、短信得到普遍运用并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开设"110"短信报警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该文选取中国2003—2010年面板数据,考虑进口、出口贸易变量的滞后效应,建立进口、出口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分别从进口和出口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一些启示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6.
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环节,2003年国务院提出从"一案三制"入手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首先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建立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制,实现危机管理法制化,并且从八个方面建立有效地危机管理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37.
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精神文化需求状况,找到做好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成效和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注重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在当前形势下开展柔性管理理念的研究,探索可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对于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和创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等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不仅是一个生态建构的过程,也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从社会学嵌入性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受什么样的社会生态结构影响,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态效果。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既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生态系统,更要充分考虑与其自身要素所依存的现实社会生态结构之间的适配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到社会生态结构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政治教育意义的骨架,又具有社会生活意义的血肉,并通过调整、保护社会生态平衡,重构健康社会的道德基石与秩序,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音乐德育模式是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音乐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主体及客体的需要所形成的有利于提高客体音乐艺术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理念,一种德育教育的新视角,更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条新路径。文章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视域下,论证了高校构建音乐德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意义,阐明了高校音乐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