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超大城市社区的出现在解决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城市发展悖论”迫切需要政社协同治理。基于公共服务链和模块化理论,构建了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分析框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为例对该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发现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包含横向“链”和纵向“块”两种混合治理机制,其中,“链”有利于扩展公共服务分工,提高公共服务的敏捷响应能力,“块”有利于增加多元公共服务主体,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两种机制之间的相融互补,对政社协同治理的有序运行与效能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42.
当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生态圈逐步发展成熟,在我国慈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S公益平台案例,对互联网公益平台生态圈的特征与结构,价值创造和治理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公益平台生态圈由不同公益主体和生态子系统构成,其价值创造机制依赖于内部各个生态子系统和各个公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其治理机制符合“个体-关系-系统”的层次递进逻辑。在成长性和健康性两大导向下,通过对个体、关系和系统三个层次的治理,互联网公益平台生态圈可以实现全面系统的治理,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研究结论推进了互联网公益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互联网公益生态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243.
党秀云  李霖 《行政论坛》2023,(1):108-117
历史制度主义强调通过中间层次的制度来联结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分级诊疗政策叙事包含愿景与行动两重意蕴,二者的统合承接了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影响着分级诊疗格局的现实样态。通过梳理既有文献以及分析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有序分级诊疗格局曾短暂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而后却又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失序,尽管其在当下重新得到重视,但分级诊疗美好愿景的实现仍难一蹴而就。我国的分级诊疗实践缘何产生上述的变化?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政府以体系建设与政策约束为代表的关联性制度安排的转向导致了医疗机构与社会成员之间从衔接走向失配,这是分级诊疗格局失序的制度性原因。有鉴于此,未来我国分级诊疗美好愿景及政策目标的实现进路在于:始终坚守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积极履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主体责任和有效发挥政策工具的协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44.
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独特的综合功能区,其治理模式有多种类别,管委会始终是最主要的治理主体。管委会在担负一定行政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招商引资等区域经营职能。国家级新区在西部后发地区的设立对于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关于管委会如何提升经济后发地区的长期创新效能,本研究以兰州新区为典型案例,探究管委会在组织结构、职能架构、政务理念等维度自发调适对提升治理效能的作用。研究发现,以开发区带动西部后发地区发展能够通过多重调适及其规则化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治理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245.
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能将东部地区市场、资本与中西部地区相对后发展县域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相对低收入的农户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农产品产业链协作,促进产业链纵向、横向延伸,并将产业链主体尽可能留在中西部县域,对助力这些县域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面临各层级政府间协调性不足、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风险,存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难和阻力。通过完善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顶层制度设计、调适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关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中西部县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利益关系,可以有效克服跨区域产业链协作障碍,让农产品产业链更好地服务带动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46.
孙婷 《岭南学刊》2023,(1):19-27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即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政策日趋全面、完善,未来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明确。40余年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些常见误区亟待反思,如城市用地拓展规模远超过人口增长规模,存在“半城市化”和“虚假城市化”现象,聚焦短期政绩、忽视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雷同、缺乏个性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城市政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未来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有着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但政府履责的前提是对城镇化的内涵有着清醒和准确的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47.
<正>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2023年5月26日至27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省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举办了2023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治理”专业论坛暨第六届数字政府治理论坛。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部分地方政府、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引领带头作用的企业、相关领域权威研究机构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聚焦“大数据、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凝聚了共识,为推动数字治理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