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748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1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明明 《思想战线》2007,33(6):125-126
1927年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湖》)发表,至今风雨80年。《湖》以对当时农民与地主阶级针锋相对的斗争的描述,对农村中各阶级革命态度的分析,以及由此提出的中国革命路线问题,引起全国乃至国际共运的极大反响。中外学者、毛泽东思想研究家们对《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是将《湖》视为政治学著作,从政治视角和政治意义进行探讨。今天,革命与战争已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在顾及其政治学价值的同时,还应对其科学价值再认识。笔者认为,就《湖》本身所涉及的知识论和价值论而言,它的科学范式应属于社会学领域。一、《湖》中…  相似文献   
62.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预警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证明,公共危机重在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本文在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3.
我国现阶段的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若干转型期显著的特征,应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决策机制,区别并关联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避免陷入浪费公共危机应对资源库存,忽视突发事件“第一在场者”能力建设,把公共危机管理看成是应急性处理等误区。  相似文献   
64.
作为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国家能力的强弱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社会转型也在影响着国家能力的发挥,二者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社会转型中提升国家能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社会管理能力是实现国家能力结构转型、促进国家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国家能力和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5.
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姚艳 《思想战线》2007,33(3):30-36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中存在争论的法律名称、立法目的、法律方法和司法救济等问题,不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代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应当简化立法目的,创新法律方法,建立符合传统文化保护规律的特别制度,并在具体法律缺位的情况下,鼓励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66.
吴松 《思想战线》2002,28(6):1-2
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江泽民"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教学创新、学术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开创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7.
杜文忠 《思想战线》2002,28(6):112-115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的法人类学现象,神判的诸种形式反映了神判和早期法律的一些特点。神判中的血迹判、铁火判、宣誓判起源于原始巫术形式,而神判中的捞沸判则可能起源于早期人类生活实践。此外,通过对捞沸判的分析还可以看到《秦律》中"三环"之说实为公拒绝私之义,由此把"三环"理解为国家司法机关对自诉案件的三种拒绝受理的理由,应当是一种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8.
赵鸿娟 《思想战线》2002,28(4):41-44
清末民初虽然时间跨度不到 2 0年 ,但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较大时代。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以“振兴工商”为中心的“新政”成了濒临倾覆的清王朝挽救危机的主要手段。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政府也以“振兴实业”作为稳固其政权的重要方针。为此 ,相继颁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由上而下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揭示推进和制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9.
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惟达  林艺  靳柯 《思想战线》2006,32(1):62-67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可以实现这一区域内文化产品的交流、贸易与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共同维护这一区域的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深层介入。这一合作区域的建立不仅是实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有助于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相似文献   
70.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云 《思想战线》2006,32(2):44-48
腐败行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以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为变量建立效用模型,通过效用最大化分析得出非正式制度影响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之间的替代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腐败行为;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腐败的期望收益,进而影响公职人员的预算线,最终影响到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