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委内瑞拉通过大规模石油出口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与绝大多数能源丰裕国一样陷入了经济增长趋缓、停滞甚至衰退的困境之中。对此,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以经济现代化始点为自变量、以产业联盟形态与产权制度类型为中间变量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委内瑞拉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研究表明,委内瑞拉属于较晚开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国家,政府频繁采取直接积极的“追赶型”模式来驾驭经济,特别是大规模推动和干预石油产业的发展。这导致一方面其石油产业联盟的实力远强于其他产业联盟,另一方面其在石油领域建立了国家产权制度。因此委内瑞拉石油产业有能力且很容易在政府的要求下缴纳超额的税收和外汇、直接向其他产业提供过度的补贴、影响选举并与政治家进行利益交换。在这三项病理效应的影响下,委内瑞拉政府与政治家对石油产业形成了高度的依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该国最终形成“超规模”的石油产业结构。受制于此,委内瑞拉对内难以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对外则持续承受着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负面效应,最终陷入经济的趋缓停滞。  相似文献   
182.
郭馨怡 《现代国际关系》2023,(8):89-106+155
近年来,英国政党政治深陷政坛长期频繁动荡的“持久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传统两党政治弱化、政党碎片化程度提高、多个地方分离主义政党趁势崛起。一方面,长期执政党保守党内斗激烈,数度引发国家政权更迭,政策连贯性降低;另一方面,反对党工党连续多年选举表现不佳,执政准备与能力相对不足。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脱欧持续带来政治分裂,深层次原因是两党各自党内意识形态争议的加剧。此外,英国的权力下放和选举制度客观上为地区性政党崛起提供了制度便利。受到经济治理失败和右翼保守派分化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保守党的强势地位或将有所下降。工党的选举表现则取决于其能否合理平衡党内关于脱欧和意识形态的分歧,重新建立稳定的多数选民联盟。  相似文献   
183.
近年来,德国主流社会对华认知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出现重大变化,从过去的“二维角色”开始转向“三和弦角色”定位,即将中国视为无法脱钩的合作伙伴、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以及制度性对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演进,也有中国自身快速的崛起,更有当前复杂的中美欧关系大背景,也与德国人性格中墨守成规的思维逻辑有关。尽管德国对华认知日趋复杂变化,朔尔茨政府上台后出现一定政策转向,但也应该看到德国对华认知变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中德关系仍存在内在稳定性,这直接关乎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4.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辅相成的历史。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塑造着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基本样貌。当今全球秩序是一个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和霸权主导特征的不平等秩序,西方文明在其中居于强势与主导地位,美国掌控世界文化霸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连同其所属的文明处于弱势和不平等地位。现有的以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没能解决自身产生的诸多矛盾,亟需进行重塑。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体系化的理论认知,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指南,为重塑全球秩序指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5.
宋微 《国际问题研究》2023,(3):1-21+138
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核心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以平等的方式推动文明间互鉴,尊重现代化发展的人民性。中国对非援助的核心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核相契合。长期以来,中国把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作为对非援助的核心主题,在技术和治国理政方面为非洲提供援助,助推非洲实现自主发展。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冲击,中国对非治理援助也面临新的挑战。全球文明倡议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对非治理援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应在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积极支持非洲走自主发展之路;在倡导平等互鉴基础上,优化治理援助项目评估;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前提下,重视培育非洲治理根基,提升非洲治理效能,助其实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86.
媒体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的《纽 约时报》一直被认为是“档案记录报”。2009-2010 年,《纽约时报》对华持续保持高度的关注,其报 道的密集度较为平稳,报道内容集中于政治与经济领域。剖析其主要涉华报道,可以发现,奥巴马 政府执政以来,《纽约时报》对我国的报道已相对更加客观,更加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这说明我国 所面对的国际媒体环境有所改善,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更加客观。尽管如此,由 于冷战思维的残留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认知仍相对滞后,其报道中也常常戴着 有色眼镜,甚至是故意歪曲丑化。为此,中国需要不断强化和引导国际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与塑造,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让世界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87.
2022年2月,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期间,欧盟对外行动署公布《欧盟—非洲:全球门户投资计划》系列文件,推动欧盟2021年底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实施。欧盟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欧非合作、修复欧非关系以及促进自身利益和价值传播。但是,由于欧非关系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推进带有浓重的地缘政治和价值观色彩,投资计划脱离非洲实际,所需资金也不确定,影响了非洲国家对该投资计划的接受度。面对非洲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和发展需求,只有摒弃将非洲当作大国竞技场的旧思维,在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基础上切实推进对非投资与经贸合作,非洲国家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予以欢迎。  相似文献   
188.
中国式现代化在基本价值追求上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价值内涵和发展特征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定式,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商共建,追求合作共赢,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中心—外围”的“依附性结构”实现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从而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9.
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是一种消极的权力,对否决权的使用虽然可以维 护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核心利益,但是却体现出该国不足以在这一机制内获得足够的支持。否决 权的使用作为一种制度开放性条件与美国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共同构成了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 中影响力的因果关系。相对实力的变化使得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力发生变化,而 否决权的存在使得美国可以在实力相对衰落的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这两个 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影响力大体经历了从关键性的到实质性的再到关键 性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