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由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通行的概念。软实力所提出的发挥文化资源吸引力来达到国家目标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但软实力概念在利诱与吸引如何区分,硬软实力资源如何区分,物质性的流行文化如何产生软实力以及软实力是否存在道德性、规范性等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内在矛盾和局限。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的"柔实力"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水资源安全关系已经是中国对外关系,特别是周边关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关系主要受水资源相对短缺与对跨国界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国际流域中国家间的整体关系、地区环境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以及中国国内跨国界水资源安全战略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水资源安全关系的构建与复杂的地缘政治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水质保护、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开发、水域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发展等方面。中国与十个周边国家尚未出现明显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但与七个周边国家存在语言性冲突,同时也存在水资源合作关系。目前,中国和周边国家在水资源安全关系上是一种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关系,呈现出"低冲突-低合作"的结构状态。周边国家为改变这种结构状态下的水资源利用的"不安全感",正在联合某些域外国家在水资源领域形成一种制约中国的潜在联盟,由此对中国的周边关系和安全环境形成负面影响。未来中国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战略"抓手"作用,构建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需要的水资源安全关系,利用好"亚洲水塔"的战略地位,把握水规则制定主动权和制高点,制定水资源安全战略,建立科学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辟周边外交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3.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实现了制度化与机制化,经济贸易关系大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交往日益热络,中国对中东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辟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4.
文化价值观在美国外交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渊源、内容及其在外交上的表现,美国从文化价值观角度“输出民主”的战略,并不能使华盛顿重写他国的文明史,这一战略也不会锻造出“美国世纪”。  相似文献   
115.
体制问题是一个总体性、全局性的问题,离开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苏联剧变,苏共亡党的问题。总结苏联历史的经验教训,应该运用唯物史观,否则就会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苏共教训,要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来思考。  相似文献   
116.
郭晓钊 《工会论坛》2009,15(5):155-156
作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主力军,"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已严重影响到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国家之间的关系蒙上了阴影。随着地区安全合作的加强和阿富汗战争的打击,"乌伊运"的活动受到一定遏制,但随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重心向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转移,"乌伊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是影响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新疆霍尔果斯边境贸易口岸的兴衰发展史的考察来分析国际关系大环境与国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边境贸易合作区、边境工业园区建设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对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8.
受冷战思维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泰国唯美国外交政策马首是瞻,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而且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中泰关系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但是,冰山终有松动的时候,中泰关系于1955-1957年出现了短暂的缓和.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动因还是来自泰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9.
徐继在《瀛环志略》中对全球主要国家 ,尤其是欧洲列强的实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以世界多元化的视角 ,分析了欧洲强大的历史及现实原因 ,并对近代世界格局的状况和中国周边的危机进行了分析 ,指出中国要在应对国际“变局”中 ,知己知彼 ,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20.
科学主义虽说只是一种思潮,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却超出了思潮的范围,直接变成了一种操纵性极强的魔力,让当时身处其中的人根本无法自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交战各方都提供了杀伤力极大的新式先进武器,而且在这种极端的技术狂热中,交战各国的战术战略也变得极其嚣张。科学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宗教性替代作用,还使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对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地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