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340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464篇
综合类   20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0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冷战结束以来,在世界格局大转折的时代,社会党和社会民主主义也出现了深刻的调整和变化,其曲折历程反映着国际政治思潮博弈的一个缩影.在苏东剧变20年之际,跟踪和分析这种变化对我们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北京地铁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修建北京地铁。党的改革开放方针使北京地铁建设、运营发展增强了生机和活力.“新奥运、新北京、新地铁”给北京地铁建设、运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北京地铁.上个世纪50年代筹划.60年代兴建,70年代通车运营;改革后的80年代得以发展.9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迎奥运,服务奥运的21世纪以来.北京地铁建设运营突飞猛进.进入了北京地铁建设、运营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前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陈云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在这一时期领导了稳定物价、统购统销、对工商业的调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实践活动。他在作出决策、实施领导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4.
近五年来,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度;确立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的民间队伍;招聘年轻人进入事业单位,让他们安心地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学习;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的开放度.  相似文献   
115.
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领域,更多的外资银行业务将合法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将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转型时期国内出现的新形势使得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在社会思想多样化情况下.尤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17.
动产抵押制度的历史脉络表明,动产抵押具有极强的商业习惯色彩,其自生自发的意思自治似乎是其本质属性,并非物权法定原则下的制定法构造所能容纳和安排,虽然《物权法》中动产担保的相关规定是对传统的突破,但是将动产抵押放在《物权法》中仍然显得极其不和谐,因此要制定一部体系完备、逻辑严密的民法典,对动产抵押的地位应当予以慎重考虑,宜将动产抵押作为例外编入债权编或者作为物权法定原则的例外而编入物权编,甚至借鉴美国商法典的模式将动产抵押列入商法进行规范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8.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标志着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一大进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只有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9.
衍生舆情是近年来网络舆情所呈现的新特点,尤其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衍生舆情的出现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其所造成的“二次影响”甚至超过原生舆情,给舆情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此,从传播要素的视角探讨在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中出现衍生舆情的成因。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衍生舆情出现的前提,其模糊性、关联性和刺激性会对衍生舆情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是衍生舆情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传播中它们基于各自利益诉求而呈现的不同行为逻辑是衍生舆情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