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周边环境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就是对于维护国家周边安全的宏观筹划。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期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周边安全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即从维护和巩固政权,发展到服务国内的经济建设上来。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在未来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增进与周边邻国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与邻国的争端,积极参与周边热点问题的解决,构建与周边主要战略力量的建设性关系架构。  相似文献   
92.
蒯正明  付启章 《唯实》2010,(3):9-1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一度未能处理好“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党执政意识的滞后与缺失,使党面临着新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困难重重、原有的执政资源又被过度消耗的状况。当前,中国共产党要进行有效的执政资源开发,必须转变执政理念,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9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为确保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大意义;二、认真领会、严格遵循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三、准确把握和牢牢抓住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着力点;四、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4.
丁晓强 《奋斗》2013,(2):44-44
正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主线,在先进性建设中突出了"纯洁性"建设的内容,并提出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目标。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四自"能力和"三型"政党目标,都意味着思想建设在新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强烈的针对性。第一,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首先是理  相似文献   
95.
在很长一个时期,国内学界对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探讨多停留于空间的自然观层面,而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则少有人问津.20世纪90代初,有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空间"问题,引起这一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契机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空间转向",以及促成这种转向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96.
比较中西人性观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思想家主张性善,西方思想家主张性恶;中国人性观是感性的,西方人性观是理性的.比较的目的主要不在区分其优劣长短,关键在于搞清人性的真相是什么.找出中西方思想家在人性的言说中有哪些理念具有超越性价值.中西人性观的比较应从其动态的历史嬗变中通过性善性恶、感性理性、人的超越性这三个维度加以考量.中国的人性观建立在自然血缘和宗法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中,是在宗教、政治与哲学三位一体结构中言说;西方的人性观建立在神祗、契约、自由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上,是在神话、宗教、政治、哲学的社会结构中言说.西方把人性是什么的决定权留给理性和信仰,最后的裁决权在上帝;中国把人性的决定权交给人自己,是试图在人间建立精神王国.西方人认为,意志自由和创造力是从上帝那里获得,中国的儒释道则认为,从"天道"中同样能够获得生生不息的创化能力和内在超越的自由品格.  相似文献   
97.
刘颖  邵龙宝 《前沿》2010,(7):39-42
人格的境界理论在中西方民族都备受重视,基于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人格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化里,人格的主要内容是道义人格;西方人则更着力于“有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过程中,中西方民族体现出在私德与公德,整体和谐与个性自由之间各有侧重的区别。在人格理想最终的旨归追求上有求真与向善的不同。  相似文献   
98.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9.
当制度成为资源被当成制度资源来研究时,一方面表明它具有资源的一般属性,即稀缺性和可配置性.其稀缺性表明制度资源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其可配置性表明人们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实际,对制度资源进行配置,以发挥其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0.
蒯正明 《党政论坛》2010,(13):11-13
当制度成为资源被当成制度资源来研究时,一方面表明它具有资源的一般属性,即稀缺性和可配置性。其稀缺性表明制度资源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其可配置性表明人们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实际,对制度资源进行配置,以发挥其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制度资源也有其自身的属性。即制度资源的稀缺性不像其他社会资源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能力的不足或其不可再生所引起的,如森林资源,它的稀缺性是由于它的供给不能满足人类对其的需求,虽然其有司融性,但其再生能力不能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