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00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起源于古罗马法的一项十分古老的原则,后被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所继承,成为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原则,该原则在保障人权、维护司法的权威、实现正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至今,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仍未确立该原则。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起源入手,通过对该原则的价值内涵的介绍,针对我国再审程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我国构建此原则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目前,面对国际刑事思潮中,刑事和解制度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上的尝试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在现实中实施亦有较为深远的意义,但是否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缺乏现代法治理念的国家实施和执行。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刑事和解本身的价值理念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刑事判决具有可接受性是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认同并服从该刑事判决的前提,是刑事判决社会控制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刑事判决的形成机制系统中,裁判主体、裁判依据、裁判机制、裁判风格和裁判环境等系统因子是影响刑事判决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旨在促进刑事判决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增强刑事判决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4.
陈鹏  王险峰 《学习论坛》2008,24(7):59-62
梁漱溟对世界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文化三路向"理论是其最典型的文化观,自成"一家之言".这一文化观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张志媛  赵新国 《传承》2009,(2):148-149
对于"第三条道路"的政策主张,我们既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借鉴其在国家与市场关系方面、公平与效率方面、阶层利益调和方面以及国际事务参与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也要看到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和措施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它虽然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从多种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研究和剖析,他在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又毫不留情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批判。但他也错误的估计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认为它的灭亡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7.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1)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正确处理权力与监督的关系,实现依法用权与监督制约的有机统一;(3)发展党内民主,为依法执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许霆盗窃ATM机属于“盗窃金融机构”,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存在明显判重问题。在盗窃金融机构量刑里,没有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这个量刑幅度,并非是盗窃金融机构的刑罚规定存在缺陷,其立法意图就在于强调要特别保护“金融机构”。重审由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两次量刑悬殊巨大,“被害人过错”不足以成为适用减轻处断的理由。许霆案的改判,除了受上级法院的干扰外,媒体舆论也对该案量刑结果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范在峰  王虹 《河北法学》2008,26(6):110-116
证券投资纠纷仲裁是一项重要的纠纷解决制度。采用仲裁方式不但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解决证券投资纠纷,还可以为双方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是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最佳选择。重构我国证券投资纠纷的仲裁体制,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筹建解决证券纠纷的行业仲裁委员会,是完善我国证券投资纠纷仲裁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0.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是不是知识产权,学界一直争论不断,这直接导致了立法滞后于现实需要。现实中发生的侵犯网络虚拟财产案件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判决各异,导致同罪不同罚,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本文指出应当确立网络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并按照一般的财产保护模式保护虚拟财产,是目前司法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