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10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论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层次与国家利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降低贸易壁垒,使得商品与服务的国内市场拓展为全球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遵行现有的世界贸易规程和普遍性的市场规则,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世界贸易体系。由此,各国已经无法仅仅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能实现其国内外的经济均衡;并且,由于政策的溢出和传导效应日益增强,一国的国内政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的实现。因而就经济手段而言,应当在全球市场的意义上正视市场运行规则的冲突及其协调方式,协调一致和相互认可都应该成为协调机制的目标,其效果将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利益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2.
商会的民间性是其与政府关系的基础.商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不但改变商会的性质,而且对政府本身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方式产生影响.这种互动与影响可以从我国商会的历史和现实中看出,也可以从国外经验中反映出来,还可以从温州商会的范例研究中更细致生动地体现出来.商会研究在目前已形成了几种路径,几乎涵益了商会各个方面的内容,它的进一步深入,需要在整合相关理论资源的同时进行细致、深入、动态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223.
试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就业择业等方面诚信缺失的分析,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并阐述了如何加强以诚实信用为重点的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4.
希望与抉择:陪审团的功能与实现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陪审团制度是古代陪审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整个现代陪审制度的重中之重。陪审团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证司法公正,其实质是对诉讼程序一般“自治性”的更高层次的强化。虽然陪审团制度也具有耗时、耗财、低效,甚至容易产生偏见、带来审判的不确定性等负价值,但其正价值明显大于负价值。陪审团的主要制度设计包括陪审员资格的确立、陪审团审理案件范围的设定和陪审团审理程序的建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25.
论辩护律师的调取证据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 《河北法学》2001,19(1):87-90
调取证据权是辩护律师了解案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赋予辩护律师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也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延伸和补充。从现行规定与立法缺陷、司法概念和价值体现、制度完善三个方面,对辩护律师的调取证据权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26.
关于完善我国格式条款合同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齐林 《现代法学》2000,22(2):118-121
格式条款合同有多种称谓,不同的称谓揭示了不同的侧面。文章认为,格式条款合同在市场经济中利弊兼存。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合同虽有所规定.但尚欠完善。如何完善我国的格式条款合同制度,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27.
对绿色壁垒与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愈演愈烈的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使我国食品出口严重受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既是设置绿色壁垒的最好作用点,也是抵御绿色壁垒的有效工具。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28.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林  高映 《理论学刊》2005,(11):99-10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对此,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早就作过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和谐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勾画的美好图景,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  相似文献   
229.
重新定位行政规定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骏业 《法商研究》2006,23(5):86-91
行政规定不是行政法治的负资产,而是行政法治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行政法难以兼顾实质公正的情况下,行政规定能够有效地缓和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流变”的行政现实的冲击,行政法的安定性难以自保,而行政规定能够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当自由裁量成为当代行政所无法避免的现象时,行政规定能够有效地压缩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同时,行政规定还具有促进多层级、开放性行政规范体系的形成和行政制度创新等行政法治]进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30.
工人阶级是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政权最重要的阶级基础,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工人阶级的内涵和新变化,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