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曾国藩与会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会党史的研究中,曾国藩应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人物。虽然不曾加入会党,但他却熟知会党的一切,由于曾身踞清廷高位,因而他对会党的态度如何实际可以反映出那一时期会党(天地会、哥老会)在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及变化,可以折射出统治者对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基本态度。因而研究曾国藩与会党的关系,便具有了它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2.
李开盛 《学习月刊》2010,(23):46-47
2010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亚洲四国长达10天的访问。无论是在新德里、雅加达,还是在首尔和横滨,奥巴马到处向外传递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正在"重返"亚洲,并决心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这已经是奥巴马上任不到两年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在他的倡导下.前所未有的美国一东盟峰会也已举行了两次。  相似文献   
263.
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 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 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决策制定、经费分摊、部队派遣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等方 面。冷战后, 联合国维和行动已发展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手段, 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的 争夺也日趋激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进一步塑造“负责任 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努力增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64.
晚清外交除了屈膝求和、丧权辱国这一主场景之外,还存在一些坚持军事或外交斗 争并收回相关权益的案例,即尚争外交。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主流是尚和、中庸,尚争外交风格主 要是受到了湖湘文化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尚争精神并不必然能 保证外交的胜利,其成功取决于国际环境与形势、敌我实力对比和国际规范的效力等要件。据此对 晚清外交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不但有利于理解晚清外交的复杂性,拓宽中国外交思想的研究视 野,也有利于为当前中国外交实践提供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维护好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65.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