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518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221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6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二人称主语是陈述句的有标记主语.各类动词谓语与该主语共现时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或整个类别受到高度限制,如自主动词等;或类别倾向于受限制,如状态动词等;或类别内部不同个体受限制情况不同,如变化动词等;或同一动词在不同语境中受限制情况不同,如某些关系动词.限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违反陈述语气的语用要求或者组合构成其它语气.  相似文献   
12.
攻击性是儿童较为常见的行为,理论界对攻击性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视角理解儿童的攻击性.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其性质随着婴儿成长所依赖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够好的环境使儿童的攻击性逐渐整合,不够好的环境迫使攻击性以破坏的、反社会的方式显示出来.原初攻击性是原初爱的表达,并帮助儿童确立一个有自身界限的独立的外部世界.从客体关联到客体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攻击客体同时客体幸存于攻击导致儿童对现实的确认和对内部客体与外部客体的区分.反社会倾向最初表达了被剥夺儿童的无助感,是向环境发出的求救信号,是对环境失败而阻碍情绪发展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小说在与西方的交流中凸显了文化底蕴.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深刻精神在各种形态的小说创作中都有体现.中国文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是中国小说叙事中人物心态的生长条件;小说在中国文化的边缘与异端的地位,即使当小说进入文学的中心,也有深刻的作用.不同文化的间性与中国文化的本性,表现了中国小说与异文化的交往中复杂的形态.20世纪中国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创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永恒价值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曲谱中对《牡丹亭》的改动,是从音乐入手,改调就词.随着戏曲音乐的发展,订谱技艺的提高,《牡丹亭》拥有了自己独立完备的音乐体制,显示出在舞台搬演中的生命力.嗣后,再没有人去走改词就调的老路,《牡丹亭》的失律却恰恰给曲师们提供了驰骋技艺的广阔天地.在中国戏曲由文学时代向演技时代的转移中,《牡丹亭》能以本来的面貌参与竞争,并焕发出新的光彩,曲谱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许建良 《桂海论丛》2007,23(5):28-31
"智德"是福泽谕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先"智"后"德"的程式.智德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没有智慧的道德就是"无德",智慧是道德的导标和保证.社会的发展,光有道德绝对免除不了罪恶,只有追求"智德兼备",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社会才能趋向真正的文明;应用开发智慧的方法来发展道德,营建"人心风俗".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构建组织与环境的外在生态,而且还要处理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织时间上实现内在生态化,分别形成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式,从而构成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代汉语学界认为偏正式复合名词的语素序既有前偏后正式,又有前正后偏式,而后一类因其词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不一致而备受关注.由于单凭语义关系判断结构关系欠妥等原因,同时受到规则简明性的制约,偏正结构复合名词语素序均宜看作前偏后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处于公司治理中心的权力配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公司所拥有的资源为视角,可将参与公司权力配置的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这两类。在对影响权力配置的产权状况、资源结构和性质、资源的集中度等关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公司价值创造的逻辑,公司权力(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可基本分为一元主导、二元分享和多元共享这三类配置模式。这一研究对公司治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MCYQ儿童气质问卷和EMBU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问卷调查了8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气质及其父母的教养方式。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气质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三个维度显著相关。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存在共性和差异,节律性、适应性和坚持性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都显著相关,而情绪、注意品质和反应阈只和母亲的教养行为显著相关。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为节律性强、适应迅速、坚持性强和注意不易分散,消极因素为活动量大、适应缓慢、趋避性为易接近、注意易分散等。难养型和偏难养型儿童,其母亲较少表现情感温暖、理解行为,较多给予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