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218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5篇
法律   1487篇
中国共产党   1046篇
中国政治   1340篇
政治理论   650篇
综合类   9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镇政府作为直接面对农民的基层行政机构,其改革受到各界关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给乡镇政府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乡镇政府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从准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优化乡镇政府机构、加强乡镇干部能力建设、转变乡镇政府工作方式、理顺县(市)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陆法系以民事法律关系为核心的民法理论体系在中国业已形成 ,诸多英美法系的概念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又被吸收到中国来 ,要约便是其中之一。这两者如何融合 ,使民法理论体系得以理顺 ,不但有理论意义 ,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把要约定性为民事法律行为 ,可以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学术角度看,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其核心理念是: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所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它对非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会产生重要影响;融入全球体系是任何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只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权:一种新兴的现代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环境权来自人权。生存权位于人权的核心,而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和替代的权利。如果没有环境权,传统人权体系中的生存权就不可能得到完善的保障。环境权源于生存权,但超越了生存权,因此它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人权。  相似文献   
15.
有组织犯罪及其在我国的现状陈敏储槐植有组织犯罪,有的也称黑社会犯罪,学者对它下了各种定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是公认的:(1)有严密的组织和帮规门约;(2)通过暴力欺诈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3)连续从事各种犯罪活动;(4)追求经济利益;(5)通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路径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杨越 《学习论坛》2005,21(1):54-56
中国的改革经历了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这在中国体现为一个分权化的过程 ,包括政府向企业放权和中央向地方分权两个方面。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权状况的基本特点是“政 (府 )事 (业单位 )不分”、“政 (府 )企 (业 )不分” ,政府全面介入经济和社会。政府作为政治组织 ,承担着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任务。产权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它的建立是从分权开始的 ,分权又催生了私有产权 ,中国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中国正在建立的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并存 ,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 ,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监管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玲瑶 《团结》2002,(4):16-17
根据1999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在47个国家中排名第36位,中国金融系统面临最严重的风险之一是竞争力不足。这表明中国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道路上尚有一段路要走。 在西方现代经济中,成熟的资本市场透过竞争机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  相似文献   
18.
赵敦华 《新视野》2005,1(5):52-53
由全国人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盛夏的6月隆重召开。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讨论的议题相当广泛。本栏目刊载的是3位国内知名学者的发言,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景天魁先生指出,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无可选择,这似乎也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果无法改变、不可逆转。截止目前,全球化引起的不争事实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风险增高,物欲掩没精神,资本压倒劳动。如果由此判定,全球化加剧了人的分化、人的异化和人的物化,那么如何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似乎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赵敦华先生指出,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由理论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用批判的方法建立了一以贯之的自由理论。辩证的批判使他克服了启蒙学者关于自由和奴役的简单化二元区分,社会历史批判使他克服了德国哲学家只是在精神领域寻求自由的局限性。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从争取现实的自由权为出发点,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途径,以“解放全人类”为归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的自由信念和理想,能否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认同?韩震先生指出,认同问题或认同危机在矛盾重重的现代性思想中形成。现代性从追求思想解放开始,以理性普遍性的尺度和要求,表现出同一不同民族文化的霸权主义趋势。“认同”不同于“同一”。认同以个性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差异和特殊为客观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交往与其说挫平了文化差异,不如说使这些差异更加凸显出来,由此也使认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后现代主义可以看作是保留各种特殊存在尤其弱势和边缘存在的努力,但后现代主义往往以话语竞争代替真理的追求,不足为训,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挑战,重新思考现代性及其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9月19日,今日中国论坛·中国市长论坛在温州召开了主题为“营造健康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论坛。会上,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领导和学者与来自各个城市的市长,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期杂志特辟专栏,刊发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民主化"战略值得警惕(笔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霸权,挤压亚欧大国俄、中的战略空间,以“街头政治”的形式,推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最近的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发生“颜色革命”,成功地实现了有利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益的一系列政权更迭。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还在加紧推动“颜色革命”在中亚甚至全球的蔓延。为考察美国“民主化”战略背景下“颜色革命”发生的原因、具体机制和应对办法,本刊邀请了六位专家就此主题进行了笔谈,期望以此推动对美国“民主化”战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