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3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285篇
中国政治   353篇
政治理论   136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楚泽涵  程小青 《友声》2007,(2):26-30
1961年9月至10月,当时还没有和中国建交的比利时王国国王博杜安一世的祖母——伊丽莎白王太后到中国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并由比利时王室的摄影师留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仅就所知,略记其详。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1月中越《联合公报》指出,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我国同所建交国发展关系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唐·圣皮埃尔(Don st.pierre)爵士能回想起西方在革命中国的第一笔交易,这是他对当今中国的看法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所在。作为中美第一家主要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管理者,他于1985年到达北京,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穿着毛式制服,交通工具是黑色自行车。社会主义理想是至上的。创办企业  相似文献   
14.
孟兰英 《共产党人》2007,(12):49-52
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等,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中美经贸摩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林 《外交评论》2006,(2):88-92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围绕着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是否相同、近几年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原因以及中美经贸摩擦是否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等问题阐述了个人观点。作者认为,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比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引起的;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16.
钟岷源  杨扬 《南风窗》2007,(19):70-70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布什政府时期,他又参与了美国政府关于削减利息税和伊拉克重建等课题。9月初拉特里奇在厦门参加2007创意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期间,本刊记者就中美经济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的访问。《南风窗》: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美贸易,因此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与平衡中关贸易、处理中美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国要如何看待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拉特里奇:对于中国而言,其实需要了解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何以会表现得"不怀好意"。中国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体系。美国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会出台一些"最坏的政策"。要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从传统的盟友转向一般的国家关系。但1999年6月朝鲜金永南常任委员长访华以后,中朝关系由胶着状态又转向友好并有飞跃,其明显的标志是两国首脑互访。对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朝关系又恢复到传统的盟友关系,而有些人却担忧中朝俄三国是否会形成北方三角同盟。本文围绕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问题,在简要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两国关系的现状,展望两国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那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明国际战略形势,思想保守,战略因应失当,中国错失了战略机遇。而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因应得当,抓住了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把握上的差异,给中美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命运:一个在屈辱中迅速衰败,痛苦地体验了大国地位的失落过程;一个在国力剧增中迅速崛起,完成了大国梦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艾君 《党建文汇》2002,(16):11-11
7月7日,台湾多家主流媒体披露了一条颇令人感兴趣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国第七舰队,日前刚刚进行过一场特殊的交手——电子战攻守交锋。这是7年内解放军与美军二度在电子战中直接交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