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姜威 《长江论坛》2016,(4):13-17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揭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代价,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自然、社会和精神,具体表现在对自然的破坏、人与人关系的恶性发展以及个体主体性与个性的压抑。在批判与超越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它的三重维度:自然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分别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三种关系,而这三种关系内部的和相互间的矛盾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真正地化解。  相似文献   
92.
历史从来没有截然的进步与反进步的运动现象。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和文明进步,但这种文明进步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都是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的。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言,理想主义与悲观主义、现实主义与虚无主义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而上学,唯有历史辩证法才能超越世俗的迷雾,而达到在代价中开辟进步之路的真理彼岸。人类文明形态进程依次是部落文明、农耕文明,再进入到工业文明。到目前止,虽然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生态文明的曙光正大踏步向人类走来。  相似文献   
93.
2011年1月10日,邹春绑架案在深圳中院一审第二次开庭。这是深圳2009年底连续3起校同绑架案中的第一起,后两个案件早已审结,只有此案,因为邹春翻供等诸多变数,从2010年9月第一次开庭一直拖到现在。受害者、绑匪和半路冒出来诈骗赎金的人,3个人的命运交集,结果是3个家庭的悲剧。人性之恶只需要一个金钱诱因,可一场罪案的社会代价,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相似文献   
94.
官员外逃 ,自古有之。对于逃亡到国外的犯罪官员我们应该怎样处置 ?花什么样的代价将其缉捕回国刑之以法 ?我们先来看看2000多年前卫国的卫嗣君是怎么做的。卫国有个叫胥靡的小吏逃到魏国 ,卫嗣君要用五十金索回小吏以绳之以法。魏国不给 ,卫嗣君就用左氏这个地方交换小吏。身边的人说 :“用一个城邑交换一个小吏 ,值得吗 ?”卫嗣君说 :“法治无所谓小 ,动乱也不是直接从大处发生的。法治不能建立 ,该杀的人不能杀、该判刑的人不能判 ,即使有十个左氏城邑有什么用 !法制建立了 ,该杀的就杀、该判的就判 ,即使失去十个左氏城邑 ,也没有什么妨…  相似文献   
95.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及细则正在紧张制定中,不久将颁布。细则将包括“硬指标”与“软任务”、数量与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直接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等方面内容。领导政绩考核评价标准新颖之处在于,办法首次提出了要对政绩进行成本分析,不仅看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还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以切实避免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  相似文献   
96.
中国法治化作为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在其动态的运作实践中 ,必然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认真分析这些特征 ,对于把握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规律 ,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企业主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拥有他的企业的法律所有权 ,从而对他的雇员的工资和工作量握有决定权。而企业的雇员 ,也总是能够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种种手段 ,比如阳奉阴违、消极怠工、降低工作质量和水准等等 ,来嘲讽乃至削减蚕食企业主的所有权。维护所有权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正是所有权不可能周全完备而无懈可击的原因之一。市场经济下 ,怎样才能解决合同的不完备呢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告诉人们 ,世人可以利用其他的非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合同 (包括所有权 )的不完备性问题 ,道德的手段就是非经济手段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
论改革代价的公平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生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代价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种种不良反应,累积成今日无法回避的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改革代价的公平分配一方面应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以促进效率的增长;同时又应对那些为改革付出代价的社会群体做出补偿,以实现"矫正的正义".这两个方面须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为此,就需要国家和政府通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改革代价分配机制,有效地协调由更深刻的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99.
绕过矿难"雷区"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猴年刚过,全国人民还沉浸在“金鸡报晓”春回大地的欢乐之中,二月十四日(年初六),人们便从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平面媒体上,听到和看到了又一起震惊国人的矿难消息——“2.14”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以203人遇难、12人下落不明、29人受伤的沉重代价 (后死亡增至210人、失踪5人、受伤者3人),刷新了我国矿难史上的又一项黑色记录。然而祸不单行,次日下午二时三十分,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又发生一起无证煤矿  相似文献   
100.
温香彩 《团结》2007,(4):32-36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