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89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各国政治   585篇
工人农民   754篇
世界政治   17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3篇
法律   10602篇
中国共产党   17059篇
中国政治   23156篇
政治理论   6951篇
综合类   11803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849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1258篇
  2015年   2168篇
  2014年   6993篇
  2013年   5426篇
  2012年   5981篇
  2011年   6285篇
  2010年   5780篇
  2009年   6281篇
  2008年   6280篇
  2007年   4044篇
  2006年   4076篇
  2005年   3203篇
  2004年   2493篇
  2003年   2417篇
  2002年   2231篇
  2001年   1902篇
  2000年   2124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十八洞村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担当和作为,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正确道路,创造了这个千年苗寨发展史上的人间奇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模式,成为当代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村级样本”和告别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生动典型。十八洞村的脱贫模式和成功经验,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的必然结果,是当代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24.
"变"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总过程中,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和鲜明主题。中国社会取得的变革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基于广泛的改革试验逐渐积累起来的。当代中国的"试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合法性、规范性、灵活性、整体性相统一的中国逻辑,既是实践创新的表现形式,也是理论创新的客观载体。试点在中国成功应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改革形式本身,立足试点的中国经验、重构中国的改革理论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5.
修法背景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涧 《河北法学》2020,38(3):149-163
  相似文献   
26.
27.
学徒制是源于传统"师承收授"的技术传承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兴起的新型"技术"传承模式,是当代学历性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文章主要就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施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促进校馆/校企交流、盘活教育资源、加强校馆/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引导校馆/校企联合、改革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8.
目前,法学藏汉双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师资和教材的匮乏、实际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文章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法学藏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以具体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为切入点,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9.
2018年以来,山东省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各地市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开展规定动作+特色动作进一步细化落实。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一次办好”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成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一次办好”仍存在“痛点”和“堵点”。应以此为突破口,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进一步优化创新“一次办好”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30.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法律认定是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当前,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认定标准,政策规定过于模糊,法律规定尚属空白,学界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和局限性。对此,需要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全面兼顾"谁投资谁所有""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利益考量,主要从土地集体经营性资产和非土地集体经营性资产两个方面界定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通过修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明确法律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