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新东方》2017,(1)
小微经济体是对小微经济理念的实体化及延伸,广义上的"小微经济体"既包括经济活动参与主体,也包括经济活动承载区域,是当前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经济体模式的构建与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持有密切关系,它一方面迅速弥补了传统产业经济模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促使传统产业经济作出适应性调整,是一类相对活跃的经济力量。从我国小微经济体模式现状出发展开研究,分析其对产业经济影响机制、效应,可以提出有效的促进性措施,实现小微经济体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2.
中国奇迹的成因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奇迹” 对于“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赞赏者有之,诟病者也有之。纵观历史上各种经济“奇迹”观,衡量一个经济体实现了“奇迹”的最基本指标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应持续了较长时段;三是较高经济增长应较为稳定;四是经济增长中应存在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效率的改进)的一定甚至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83.
张巍 《协商论坛》2010,(1):51-5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同年,中国经济总量登上世界领奖台,位居第三;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84.
王江雨 《南风窗》2011,(13):50-53
尽管关于美国如何绞尽脑汁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文章屡见不鲜,有些还带着强烈的阴谋论的色彩,但从总体上看来,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已经开始战略撤退,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扩大话语权逐渐腾出空间。美元霸权对美国至关重要国际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是国际货币安排中的支配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相似文献   
85.
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与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世界经济》杂志第19卷第1期(2011年)刊登了瑞士学者伊尔马兹·阿奇乌兹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与可持续性》的文章。该文研究了最近10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增长的1/3是靠出口拉动的。中国过度依赖外国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消费不足,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高,而且还有家庭收入占的比例低、企业利润占的比例高。文章认为,中国的出口不可能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长  相似文献   
86.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同时,还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87.
新兴经济体与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英 《外交评论》2011,28(3):1-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力军,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大国经济先后起飞,推动国际力量格局演进,加速多极化发展进程。后危机时期,新兴经济体前景依然看好,亚洲经济依然鹤立鸡群,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全球"新""旧"力量(美欧日与新兴经济体)、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三大经济板块(北美、西欧、亚洲)之间激烈碰撞、加速重组,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国际经济秩序重塑。  相似文献   
88.
编者的话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依然一波三折。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尽管其成因不同,但均对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历史上,拉美地区饱受各种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当前拉美国家比10年前具有了更好地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面对美欧债务危机的冲击,拉美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应对  相似文献   
89.
研报     
《求贤》2013,(6):45-45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毕业生就业偏爱“泛渤海湾” 近日,由菱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京正式发布。据了解,该项目共向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发放问卷超过26万份。天津、山东、河北等“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成为毕业生最偏爱的地区。对比2012年,选择在北京、  相似文献   
90.
徐康宁 《群众》2013,(1):35-37
展望2013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欧盟、日本经济依旧步履蹒跚;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一,总体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转向依靠内需,依靠技术进步。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