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0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5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3):38-39
4月24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中日经贸关系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本刊摘发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韩农产品贸易争端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但随着两国农产品贸易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其贸易争端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深入分析双边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获得了长足发展.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持续增长.两岸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祖国大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三通”形势出现新变化,两岸通邮通电量大幅增长,两岸经贸人士往来更加热络。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祖国大陆是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展望2003年.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市场开放所提供的商机,仍将带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大发展,两岸经济会逐步形成并巩固互动与互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郑永年 《台声》2004,(4):64-65
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有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味道。尽管中国和世界三大经济集团即北美、欧盟和东亚的经贸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表现相当突出。去年,所有亚洲国家,无论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还是东南亚各国,在和中国的贸易中都有可观的顺差。传统上,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但中国后来居上并且有超越美国之势。在很多亚洲国家的眼里,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敏锐的观察家也发现,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关系并非仅仅是经贸关系那么简单。他们感觉到,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中国和这些…  相似文献   
15.
王英  何洁婧 《群众》2012,(7):76-77
ECFA的签订对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投资正常化、便利化、规模化带来巨大商机,成为两岸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摆脱困境,开拓经贸关系新路径的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ECFAH寸期,两岸在加深文化教育合作以及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两岸各界的交流都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2,(5):32-32
2003年6月29日,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温家宝总理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说":写香港的古诗不多,但是在飞机上看到香港美丽景色的时候,我还是想起了一首,那是晚清著名外交家、著名诗人黄遵宪写的。黄遵宪五次途经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06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执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项下《关于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的规定〉的决定》已于2012年3月28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署长于广洲2012年3月30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海关总署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执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项下  相似文献   
18.
冯武勇 《党政论坛》2012,(14):12-12
6月1日起,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在上海和东京两地市场启动。这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首次“握手”,开启了世界最大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本币的直接“对话”。此举不仅将助推中日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爆发的冷战无论是对于相对抗的两个集团还是对于集团内部的各国之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与中国作为冷战一方的主要参加国它们之间的关系无疑受到了冷战的影响,其中在经贸关系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晨 《当代世界》2015,(4):63-64
<正>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日本企业撤离中国现象时常见诸报端,各种议论纷繁复杂。认真厘清、客观看待并妥善应对该现象,对中国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更好运筹两国关系、促进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大有裨益。部分日企出现撤离中国的现象近年,日企对中国投资总体呈下滑态势。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4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跌至43.3亿美元,同比减少38.8%。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