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近日,在石楼县农村采访,听到不少由群众自编的顺口溜,从这些顺口溜里感受到的是农民面对农村产业大发展的喜悦心情,对幸福生活的真情描摹。"绿色食品销路俏,二三产业前景妙。"这是石楼县和合村支部书记编的一句顺口溜。和合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近几年发展小杂粮特色种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石楼县经常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举办各种科技咨询讲座。和合村的不  相似文献   
102.
李旭 《奋斗》2014,(12):33-3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即集中建设绿色食品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乳制品、肉类、山特和甜菜八大加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与其他产品加工有明显区别,它必须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出来"的产品加工。因此,构建"八大"加工产业,必须要有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作保障。  相似文献   
103.
黑龙江省五常市绿世界山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五常市林业局投资兴建的对野生山珍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坐落在五常市二河乡,企业性质为国有控股,注册资金5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三套,附属设备30台件,原料基地近万亩,已投资977万元。公司成立以来,依托林业野生资源优势,采取"科研院校+工厂生产+原料基地+林户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在东北林业大学、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徐博鑫 《前进论坛》2013,(10):11-11
2013年9月9日至9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带队赴黑龙江就"关于建立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进行专题调研。陈竺一行深入北大荒博物馆、完达山阳光乳业有限公司、北大荒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丰缘集团、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哈医大一院,并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同志交流座  相似文献   
105.
舒然 《时代主人》2006,(5):27-27
四月的赣鄱大地春暖花开、绿意浓浓。10日至15日,省人大农委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赴南昌、上饶、景德镇三市对绿色食品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用和、朱英培参加了在昌的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106.
文章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成进行了成本上的经济学分析,从生成的成本传导机制、追求低生产成本的动力、降低交易费用的动机三方面进行了成本推动机理分析,得出循环合作网络能够有效降低非合作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正曾经满目疮痍、举国情牵的地震灾区,如今已是新颜新貌——民居鳞次栉比,城镇、村庄欣欣向荣,学校、医院设施完备,企业、园区勃勃生机,人们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离不开全国人民对灾区群众的关心,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决策。而灾区群众同样怀着感恩的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节俭节约,把各项资金用到"要紧"处、"刀刃"上,重建美好新家园。  相似文献   
108.
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2年第6号《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6月13日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部长韩长赋2012年7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确保绿色食品信誉,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110.
武威市凉州区是古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重镇。三国时,魏文帝因这里气候寒冷而设置凉州,凉州以此得名,并一跃上升为全国十三州之一。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在这里建都兴邦,加之隋末唐初李轨在这里建立的"大凉国",凉州成为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五凉古都"。凉州区成立于1949年,原为武威县。198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武威县改为县级武威市。2001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成为武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凉州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下辖19镇18乡,2个指挥部,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2.7万人,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有汉、回、蒙、藏等25个民族。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是我省公认的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凉州区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2.9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98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