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0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236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国际     
《人民公安》2009,(4):4-4
菲律宾通过法案占中国岛屿;日本财务大臣因“醉酒门”引咎辞职;太空卫星首次相撞;英法核潜艇载弹“相吻”大西洋;金正日高调过生日  相似文献   
102.
联一 《当代世界》2009,(8):11-12
2009年7月4—8日,应柬埔寨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菲律宾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团结力量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两国。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等陪同访问。此访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的特殊时期,刘淇同志一行受到柬埔寨、菲律宾两国各界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2009年10月29日由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马尼拉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领事协定》。  相似文献   
104.
一起是美国探索频道绑架案,一起是菲律宾人质事件。两个性质相同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仅仅相隔一周,但是在许多细节上看出,两个国家的警方在处理事件时的表现堪称“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05.
因为政治斗争而兵戎相见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屡见不鲜,但到了现代,赤裸裸的暴力已经为民主政治所不容。可是近期,菲律宾南部地区马京达瑙省却发生了一起政治屠杀。因为要竞选省长,挑战长期在这一地区占据统治地位的家族,先后有50多人被杀害,其中包括政治人物的亲属、支持者、媒体记者和律师。事情传出,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106.
卢素玉 《政府法制》2010,(22):43-43
去年7月,我随团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旅游。马尼拉是一座富有浓厚热带风情的港口城市,我们下榻的酒店位于著名的罗哈斯海滨大道西侧。 那天我们游览了黎刹尔公园和椰子宫,回到酒店时已近黄昏。不巧的是,酒店的供电系统出了故障,于是我拎着从国内带去的笔记本电脑,到离酒店不远的一个休闲广场去透透风。此时休闲广场上的人不算多,我找了个长椅坐下。  相似文献   
107.
1983年5月14日,胡乔木在《会见美国记者白修德的谈话》中谈到江青的“残忍”时说:“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件事。江青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去天津附近的小靳庄参观(她认为小靳庄是她的一个代表作),他们的汽车在路上撞死了一个人,马科斯夫人要求赶快停车,但江青拒绝停车。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青的人格,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是多么残忍!”(《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08.
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新殖民主义,促使菲律宾民族主义表现出抗衡、合作或拒绝的回应.二者的互动在殖民地时期的菲律宾产生了一系列后果.文章就此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9.
落日的情怀     
年初随福建省文化代表团出访菲律宾,我们一行7人应邀乘坐侨领陈祖昌先生的私人游艇,在马尼拉湾的碧波上悠游,我想起了“没有见过马尼拉湾的落日就不算到过菲律宾”的名言,两眼只顾痴痴地望着那个通往外海的凹口,想象着落日一寸一寸地坠人海中的辉煌。那是一种何等庄严而又肃穆的情景呢?  相似文献   
110.
灾害移民的未来动向:从“因灾移民”到“因险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建 《中国减灾》2011,(21):38-39
2011年9月14-17日,"亚太气候移民的政策响应"地区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亚洲发展银行总部召开。会议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亚太地区气候(灾害)移民的政策响应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进行了专题讨论。旨在呼吁政府、国际组织等各方关注气候(灾害)移民,提升将移民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意识,降低区域脆弱性与面临的灾害风险。会议由来自中国、孟加拉、菲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