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1篇
  免费   132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295篇
世界政治   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1757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344篇
政治理论   303篇
综合类   13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British constitutional legal discourse is structurally limited in its capacity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Rather than assessing the Agreement in narrow devolutionary terms, it should be seen as a hybri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 instrument, making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accepted international law norms in relation to self-determination. The Agreement transforms and partly transcends the Northern Ireland conflict by substituting political contestation for violent conflict, and by defining the modalities of conducting that contestation. This analysis complements classical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s, and opens up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discourses associated with 'transitional justice' to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These discourses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reconciling the demands of peace with the imperatives of justice. The Agreement sits squarely in this terrain with its provisions on 'dealing with the past' and 'institutional legacies'. The insights gained here challenge orthodox thinking about conflict-management and the ongoing political process.  相似文献   
42.
《乌苏里船歌》案被认为是中国司法部门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诉讼进行审理的代表性案件。该案件虽然早已有了明确的结论 ,但它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取向、研究进路、模式选择等仍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引起了知识产权理论界的关注。虽然既有的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范式能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正当性提供一定程度的证明 ,但运用各种传统理论论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正当性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则为建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3.
作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反思,在对制度本身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以"流浪乞讨人员获得救助权"为视角展开分析,其结论是制度的完善应围绕获得救助权的保障和实现加以架构,合理界定权利主体和救助条件,明确救助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实行分类救助和先行救助,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4.
修改后的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从修宪的背景、修宪的精神以及立法机关的解释可以解读出 ,该原则强调人权的个体性、非工具性和非功利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对权利保障的规定具有浓厚的工具色彩。因此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 ,应当以修宪所确立的人权保障内涵和要求为检视标准 ,重新界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确立或修改相关的诉讼原则、制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45.
46.
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长期以来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但法律有关强制措施强度及其适用的规定存在着明显不足,客观上导致其在实践中被不正确适用甚至滥用。引进比例原则,对强制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使其与被追诉人适用的刑罚相谐调,有利于其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合理效能。  相似文献   
47.
监听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打击和控制犯罪的力度。监听既侵害公民基本权,又从根本上保障公民基本权的实现。世界各国大都通过立法对监听进行必要的限制,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空白,亟待建立符合现代法治需要的监听制度。  相似文献   
48.
行政法同宪法、刑法等法律一样,被公认为公法。这样的研究思路是片面的,而且也与当今行政法私权发展的能动态势不相吻合。实际上,行政法并非是纯粹的公法,准确地说,它是带有私权文化色彩的公法。行政法的真正精神在于:通过抽象的公权来维护具体的私权,私权是其本源与归宿。行政法上的私权主要分为:自主性私权、请求性私权、沟通性私权、参与性私权和救济性私权。每一类私权中又包含一些具体的私权。  相似文献   
49.
行政相对人知情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防止行政权力腐败的有力措施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要求。在“官本位”传统十分严重的中国 ,目前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笔者从知情权概念和价值入手 ,分析了我国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制度发展滞后的历史成因 ,并为我国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0.
多数决原则把保护作用与效率融为一体 ,所以常常被选定为代表机关的最合适的议决规则 ,它不仅使多数人的意志得到贯彻和执行 ,同时还意味着对少数人意志和权利的平等尊重和保护。多数决原则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模式与变异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类别的多数规则 ,要看其要求何种程度的效率与保护才能确定。我国表决议案一律由代表机关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这是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具体表现 ,但又存在着值得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