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158篇
中国政治   2220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6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素 《台声》2005,(3):10-14
2005年1月3日,辜振甫驾鹤西去,87载 演绎"台湾第一红顶商人"、"两岸谈判第一 人"等人生大戏,高潮迭起,终归寂寞。 临终前,辜振甫为自传定名为《劲寒梅 香》,来自诗句"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 三年前,辜老曾用这句诗形容两岸关系,其实这 也是他一生的自我诠释:世人都看到自己风光一 面,谁知背后辛酸?这本由辜老亲自审阅的约40 万字自传,原定2005年1月22日正式出版,辜 老终不及亲睹其面世。  相似文献   
72.
吴宜 《统一论坛》2002,(1):51-54
台湾在日据时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异族的统治;日本更以其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西化)经验,试图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地将台湾人改造成“新日本人”。然而,台湾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几乎全为大陆的移民,他们保持着祖先带来的汉文化传统。面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关闭书院、打击私塾,并拟以“国语(日语)学校”全面取代传统  相似文献   
73.
澳华章 《台声》2002,(11):40-42
2001年12月底,大陆发表了一项统计数字,显示近来台商在苏州投资的脚步极快,已达台商全部在大陆投资额的20%。  相似文献   
74.
台湾神秘的“特种部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神出鬼没而著称于世。有人说它战功赫赫,也有人说它罪孽深重。有人喜欢它,也有人诅咒它。无论是喜爱还是诅咒,人们都称之为“魔鬼部队”。  相似文献   
75.
作者王运琼先主在2001年5月 23日至6月15日赴台探索,期间将在台湾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现摘录三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6.
方国云 《台声》2002,(7):47-47
5月火红,年近八旬的梅可望老人带着家人回到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钟梅村寻根。在家乡领导们的热忱接待中,梅可望老人那样不安地频频表示由衷的谢意;在小学生们挥着花束的欢呼声中,梅可望老人和家人一起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村里的乡亲们面前,梅可望老人更是体验了心灵的震动。梅可望先生是原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教育家。梅可望对家乡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多年来,梅先生为故乡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他曾捐资30万人民币建造一所希望小学;也曾捐资10万元人民币在湖南省临湘市二中设立奖学金,激励家乡莘莘学子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77.
何大欣 《台声》2003,(1):24-24
冬去春来,不经意间《台声》杂志迎来了20华诞的喜庆日子。说起《台声》杂志与江西的关系,我这位在江西红土地上生活了30余载的台湾乡亲,自然记起了其中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78.
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的财政形势严重恶化,财政赤字连年增加,不得不通过发行大量公债来弥补支出,结果让“台湾当局”背上沉重的巨额债务,严重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推动,也为日后执政者留下一个“烂摊子”。财政赤字持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79.
铁虹  晋梅  云帆 《两岸关系》2006,(7):44-45
2006年5月的一天,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3所高校的10名专家教授和25名台湾大学生来到江宁陶吴敬老院,为“五保”老人开展了义诊义演活动。  相似文献   
80.
华经中 《台声》2006,(8):91-91
由于陈水扁近年来任人唯亲,再加上“外交”空间日益萎缩,压力倍增,台湾的“外交官”们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尴尬局面,“日子实在不好过”。据岛内媒体近日报道,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台湾“外交部”就对十余名高级“外交官”进行了职务调整与变动。台“外交部政务次长”高英茂、“常务次长”黄泷元相继被外放至欧洲。另外,台“外交部”还将对多位“外交代表”进行职务调整。由于此次调整幅度过大,再加上政治任命的比率偏高,台湾许多“外交代表”都对前途感到惶恐。在台湾目前的“宪政”体制中,“外交权”一直由“总统”亲自掌管。近年来,陈水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