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63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一大特色,以城市群的社会融合为切入点的研究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本文从城市群的社会融合这个角度出发,以城际之间区域的农民和城际市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对自身身份定位以及城市群这一集体身份的认同现状,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市群社会融合的途径和问题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2.
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是加强民生建设,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民生建设层次低、速度慢、情况复杂多变等深层次问题,致使农民工在城市依然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挤压式农民工市民化方式是农民工民生建设滞后的原因;加强农民工的民生建设关键是要坚持社会公正,加大相关投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资金困难与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使所有农民工与市民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的进步成果。  相似文献   
43.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使职业上已经融入城镇社区的农民工在身份上也真正的融入城镇社区的过程,是实现农民工在职业和社会身份双重转变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政府赋予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权利。农民工市民化意义非常重大,但政府职责的缺位、城镇社区的认同困境、农民工总体素质不高都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4.
张秀芹 《法制与社会》2014,(16):177-178
我国从20世纪中期开始,大量的农民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形成一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的奇迹,为我国的现代化和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受到户籍、城乡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的束缚,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保障。文章对我国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依据2009年在杭新生代农民工的500份有效答卷,从经济架构的视角进行市民化能力的探讨.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愿望强烈,但市民化能力薄弱,主要源于贫困的代际传递、低端行业的低收入“粘性”以及中国式市民化的经济断层所致.  相似文献   
46.
《人事天地》2014,(11):53-58
<正>2014年9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公布。这是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印发实施以来,国务院印发的第二个全面系统地指导做好农民工工作的综合性文件,对于维护农民工权益、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47.
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十二五”浙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浙江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协调。要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发展,必须创新服务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推进中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8.
中国城镇化的最大风险,是城乡矛盾内化,就是在城市不断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而是留下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底层城市人群,从而使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差别的矛盾转化为城市体系内部更加复杂、更加棘手的社会矛盾.目前国内新一轮城市化投资结构加上政府的行政偏好,正在引导城市建设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的发展态势,都同大规模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  相似文献   
49.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涛  施国庆 《求实》2006,(9):85-8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已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城镇化进城中的农民工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渡性群体,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而且也是最有市民化愿意和亟需市民化的群体。在受传统体制影响依然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认识偏见、政策排斥、制度抑制和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等多重障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分别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进程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