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问题与主义”之争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间的最初冲突。虽然李大钊与胡适在论战中各自表达了不同的哲学与社会政治思想,但是这种冲突具有“原初”性质;在李大钊的“根本解决”与胡适的“点滴改良”之间存在着可以沟通的环节;李大钊与胡适的关系表明,中国革命可以在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42.
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改良思想的提出,表明他在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和沉痛的反思之后,终于从传统的纯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归感性的物质生活,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一次伟大飞跃,达到新的理论升华。联系我国曲折的近代史特别当今改革和建设的实践,重读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改良思想,对于思考和探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3.
《科学社会主义》2021,(4):61-67
改良主义由来已久,因其主张改善工人阶级社会地位而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对工人运动影响深远而且危害很大。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与改良主义进行了持续斗争。《神圣家族》就包含着他们对改良主义的第一次深刻批判,揭示改良主义基于抽象人性论和超阶级正义论提出的社会救治措施充满了矛盾和伪善,指出只有从根本上推翻私有制才能实现社会公正。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以及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