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9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0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犯罪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形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他心理的外化表现。犯罪现场留有什么样的物质痕迹,这些痕迹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痕迹的犯罪行为等都会反映出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通过现场痕迹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状态并不是可以通过感官或仪器就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是需要依靠心理学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去进行。  相似文献   
552.
俗称"测谎"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类案件调查、侦破环节。正确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案件侦破的关键。近年来,放火案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生活。运用心理测试对一起放火案进行分析、测试,发挥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案件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3.
基于眼动追踪测量认知负荷变化的犯罪心理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可用于认知犯罪心理测试的眼动指标及测试方法。方法对被测人进行视觉、听觉双通路-双任务模拟案件犯罪心理测试,要求被测人对相同问题分别进行诚实回答和欺骗回答,对不同眼动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注视点离靶、眼跳次数、眨眼间隔随认知负荷(实施欺骗时)增加而增大,并未发现瞳孔变化与答题策略间存在特定关系。结论注视点、离靶距离等眼动指标能有效分析认知负荷变化且应用于认知犯罪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554.
犯罪心理测试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受测人面对不同问题刺激时的生理图谱,判断受测人是否存在犯罪心理痕迹。从而达到对受测人有罪与否的鉴别。科学地选择刺激信息,诱导有罪受测人产生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测试的关键。这离不开对犯罪现场的认识。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现场的方法.揭示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为犯罪心理测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犯罪心理测试科学性、准确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555.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够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要实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就必须在犯罪心理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了解犯罪案情,同时也要遵循犯罪心理的规律,准确把握作案人大脑中存储的独特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是区别作案人、知情者和无辜者的唯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56.
犯罪心理语言研究是一项对罪犯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全程剖析,从而把握犯罪心理信息和犯罪行为信息的新课题.本文试通过对我国刑法学、犯罪学、刑侦学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犯罪心理语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初步阐述语言和心理、语言和行为的关系进而揭示其对刑事司法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7.
高锋 《政法学刊》2000,17(3):46-48
文章从文史哲的视野,系统而客观的回眸了中国当代史上犯罪心理学科的林林总总,即概括出了纪元性的业绩,特色性的标志,奠基性的留存,又毫不辟讳地辩析了研究处于低谷的积困。  相似文献   
558.
任何犯罪都会经过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对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做出分析,找到阻止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环节,选择适当措施,才能增强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构筑科学、有效的犯罪预防体系。本文从抑制行为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上入手,对遏制和预防经济类犯罪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59.
朱朝阳 《法制博览》2023,(15):42-45
犯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在犯罪刑事管理工作当中,这也是当下刑事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发现犯罪心理学的应用价值较大,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学分析,掌握犯罪者的动机和心理变化情况。在警察盘查工作当中,犯罪心理学分析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专业化的犯罪心理学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刑事案件的处理,让嫌疑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说出自身的犯罪动机以及具体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560.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通过对农民工犯罪心理的分析,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借用文化冲突理论,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