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269篇
工人农民   156篇
世界政治   1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7篇
法律   1621篇
中国共产党   5032篇
中国政治   6652篇
政治理论   1733篇
综合类   149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1475篇
  2013年   1368篇
  2012年   1901篇
  2011年   1981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1863篇
  2008年   1838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074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文化色彩异常浓厚的北京,2006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新年钟声敲响后不久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文化中心”这个与北京形影相随的附加语,不再像往常一样被习惯性地提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热度极高的新名词:文化创意产业。当年1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35项优惠措施项项都是“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2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的增加,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善治来提供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空间,让和谐社会作为国民幸福的根基;另一方面,更要靠我们同民个体构建内心的和谐来获得。所谓内心的和谐(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达到一种协调,表现为满意,进而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和谐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国民个体主观感到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而若想构建内心的和谐,就必须在明确影响国民内心和谐的三大心理要素即个体的性格、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调整好国民的心态,让国民正确看待社会,努力培养国民的健康人格,从而尽可能让国民拥有更多的幸福。其具体构建内心和谐的途径有三点。  相似文献   
123.
《新湘评论》2006,(10):34-35
1、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12月吃春笋、3月吃草莓会造成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卡车拥堵。  相似文献   
124.
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有很多东西需要发展和飞跃,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重庆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的人大代表和各级领导都意识到了这个新兴事物的重要性,现在关键就是行动了。  相似文献   
125.
《中国残疾人》2006,(1):40-41
为什么讨论幸福?我们真的很幸福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到很幸福的!难道不是吗?有的时候我们很认真,总会想想存在世界的含义;而有的时候又想想有时候活着不要太认真,太认真也会累的!都说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要靠自己把握的,其实我们不需要考虑是否幸福,而只要确定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活着是否更快乐些,更明白些什么。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明白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他们自身的说法,明白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包含着幸福的!不需考虑如何得到幸福,只需明白地活着。  相似文献   
126.
《橘颂》奠定了屈原人格的基本思路。他把国家、君王看作是王道在历史实践中的直接显现,这一思想逻辑直接导致了他的“昏君和腐败的国家具有永恒的合法性”的观念。祖国则是一个情感概念。屈原的痛苦与悲剧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分析屈原作品及屈原之死对剖析其人格精神背后的政治文化及导致其悲剧的文化根源均有时代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7.
全球化与国际法律意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际 《法学研究》2003,(1):129-138
法律全球化是近年来法律领域内的一种明显的客观发展趋势 ,它表现为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 ,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在内在精神、原则、主要标准及主要程序上相互接近、协调、吸收甚至部分同一或统一的现象。这种趋向并不必然地与我国的国家利益相冲突。我们要在主观上适应这种现实 ,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28.
赵曜 《理论前沿》2002,(19):8-11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态势,在认真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及世界各国共产党纷纷进行新的探索,西方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升温,同时西方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相似文献   
129.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件关乎国家软实力的事却很让人闹心,这就是在学术文化领域,总是缺乏标志性人物。于是,新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被两种情结所纠缠:“大师情结”,“世界一流大学情结”。明了这一背景,教育部刚刚出台的一个雄心勃勃的庞大计划便容易让人理解了。这个名叫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根据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进行了考察分析,从价值取向、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五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并在文章的最后指出,大学生心中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精神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