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15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363篇
各国政治   1940篇
工人农民   1898篇
世界政治   62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09篇
法律   26732篇
中国共产党   47068篇
中国政治   65499篇
政治理论   14428篇
综合类   18575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1619篇
  2022年   1111篇
  2021年   1571篇
  2020年   2191篇
  2019年   1196篇
  2018年   748篇
  2017年   1174篇
  2016年   2292篇
  2015年   3900篇
  2014年   14125篇
  2013年   12925篇
  2012年   14442篇
  2011年   14448篇
  2010年   12766篇
  2009年   13993篇
  2008年   15328篇
  2007年   9777篇
  2006年   10331篇
  2005年   9789篇
  2004年   7308篇
  2003年   9549篇
  2002年   10379篇
  2001年   8089篇
  2000年   7373篇
  1999年   795篇
  1998年   510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虽然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已经多年了,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得并不是很顺畅,原因在于对于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进行改革等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达成改革共识、明确改革目的、汇聚改革力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经济原因、法制原因和政治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国资民资互补共进、共同发展,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混合所有制企业在遵循公司治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继承已有的丰硕成果,提升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新境界,其核心要义是:明辨笃行——立足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古开今——以丰硕理论成果为基础,继承、提炼、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正法直度——明确政治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对错误思想严肃批评;朝闻夕没——坚持群众立场并加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传播。  相似文献   
5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研究,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且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54.
论伟大斗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动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革命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也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历史上的伟大民族无一例外都是在"伟大斗争"中炼成的。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斗争的风险越大。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打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  相似文献   
55.
中国特色主义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这一认同内在地包含制度理念认同、制度优势认同、制度发展认同三重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彰显着制度的人民性,奠定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制度绩效,彰显着制度的科学性,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彰显着制度发展的坚定性,为制度认同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制度现代化,在发展中推动这一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的制度理念认同、优势认同和发展认同。  相似文献   
56.
57.
58.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习仲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60.
"皇权不下县"是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一种流行解释。这一解释的争议在于传统基层社会的"非国家化"和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扩张。此说法虽新,但与费孝通早年提出的"双轨政治"十分类似。通过对费孝通作品的回顾,"皇权不下县"并不是一种实然性的描述,很难用它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一概而论的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社会博弈状态并不相同。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县以下确实没有正式的职官制度。但是,皇权强势而造成基层社会的僵化,从而形成实质的"编户齐民",很难说这还是"皇权不下县"。因此,对"皇权不下县"的引用应该谨慎。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依然有效、应当注意基层治理中行政吸纳社会的倾向和以社区为重点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