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7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中国的地缘政治动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逐步调整了其传统的不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政策,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日趋积极,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即EPA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明显的排斥中国的倾向。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政治因素特别是日本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着明显的地缘政治战略特征。对于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我国的倾向,我国政府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2.
《今日广西》2008,(18):17-19
地处中越边境的文新县,有“中国锰都”的美誉,水利、原料蔗等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创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73.
今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 8月25日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前,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仪式正式启动。中越两国官员共同推动时光轴,时光轴的指针从1950缓缓指向2010,寓意中越建交已走过60年历程。以“中越友好、青春携手、世代相传”为主题的中越友谊,在3万多名中越青年增进相互了解的笑声和活力中,青春永驻,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74.
新周 《协商论坛》2013,(8):55-5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办公厅、公安部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的安全与健康,决定配合玉泉山规划改造,在附近建立一个小型农场,即"香山农场"。这开启了新中国为高级干部服务的农产品特供制度。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工作人员、总特灶伙食组组长张宝昌,此前回忆了食品特供制度的开端。先搞"土"的,以后再搞"洋"的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后中南海多了两位苏联客人。他  相似文献   
75.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近日在东京出席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时发表演讲,在阐述日本综合亚洲外交政策的同时,也凸显了日本的亚太战略目标。这篇被称为新福田主义的演讲,呼吁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在内的环太平洋各国,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将太平洋变成像地中海一样,能够频繁进行人员及物资往来的内海的  相似文献   
76.
从3200美元到15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作为近邻,中国和越南的经贸合作近年来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从中越关系  相似文献   
77.
共产国际本来是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其基本任务的,但随着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成为现实,这一机构便逐步成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工具.鉴于共产国际名声不佳和作用下降,二战前,斯大林已经有意将其解散.当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考虑到战时特别是战后与西方同盟关系的发展,斯大林毅然决定立即解散共产国际.这一举措的历史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并从战略上放弃了世界革命的传统.  相似文献   
78.
《联合声明》将中日关系明确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这是两国关系思维上的突破,影响深远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5月6  相似文献   
79.
80.
攻守同盟是指犯罪嫌疑人之间、犯罪嫌疑人与证人之间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对抗审讯、询问等侦查和调查工作,结成一种脱离案件事实、较为一致的言行模式。其特征是以串供、伪证、隐瞒案件事实真相、捏造虚假事实为手段。攻守同盟一旦得逞,会直接导致放纵犯罪、罪刑失衡的不良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