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309篇
中国政治   484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有这么一个人,少年时师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研习书法;15岁起拜京剧须生大家奚啸伯为师;曾跟齐白石先生学画画;又师从北京大学金岳霖先生学哲学,受到冯友兰等先生指点。他用"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来形容自"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其字的评价。他两次被授予中国书法兰亭奖,一次是教育奖,一次是终身成就奖。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所工作的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  相似文献   
52.
《人大研究》2012,(6):F0004-F0004
石东义,笔名石寅。甘肃临洮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正处级)美术创作员。  相似文献   
53.
《党史博采》2014,(3):F0004-F0004
牛建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太行印社秘书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楹联学会书艺委副主任、石家庄市毛体书法研究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54.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我军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毛泽东非常赏析郭化若,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郭化若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55.
《当代贵州》2011,(5):65-65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  相似文献   
56.
石岩 《侨园》2011,(4):26
侯剑华,字苦铁,号石夫,华艺堂主,尝胆书屋主人,集书法、美术、篆刻、摄影之大家。出生于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的国画之乡——江苏徐州。自幼饱受民族艺术熏陶,拜师学习书画。1976年投笔从戎,1979年4月入党,因美术创作出国展出并获奖,被北京铁道兵干部部破格提拔为军官。历任战士、放映员、排长、指导员、报道干事、美术编辑、特约记者、俱乐部主任、美术师、调研员等职。在25年军旅生涯中,坚持刻苦自学和业余创作,先后发表和展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新闻稿件4850余件;参加全军、国家与国际级大型展览460余次,荣获各种奖励280余次,光荣立功并多次受到通令嘉奖,被部队评为优秀党员。丰富的人生经历,奠定了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其曾被《内蒙古日报》、《前进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报道成才的先进事迹,入选《中国当代新  相似文献   
57.
王桦书法选     
王桦 《海内与海外》2011,(8):81-F0003
  相似文献   
58.
沈尚明 《侨园》2014,(6):17-17
2013年12月8日,应韩国丽水市政府的邀请,我作为中国辽宁旅游投资考察团的一员赴韩国。参加丽水市"海洋观光产业投资说明会"并就丽水当地的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考察。在随团的7人中,由于我有着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头衔,故出发前有关领导要我给韩国丽水市政府等单位和个人写几幅书法,作为礼品相送。初到韩国,街面上偶尔会看到中国汉字的身影。随行的韩方美女翻译姜览娜告诉我。  相似文献   
59.
李一 《黄埔》2011,(3):62
与守道兄相知已30年。1981年,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幸与守道兄同列获奖名单,知道守道兄的名字,拜读守道兄的书艺是从那个展览开始的。守道兄自大学毕业一直在书坛耕耘,如同他的名字,坚守并前进在书法之道上。他多年来任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繁忙,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少时播下的书法种子,不仅没有因工作繁忙而淹没,反而进一步扎根、开花、结果。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已是硕果累累,卓然成家了。我认为守道兄所守之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之大道。从政而善书,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自古从  相似文献   
60.
汪亭 《工友》2014,(6):56-56
正从小到大,我的兴趣一直非常广泛,性格也很要强,画画、书法、写作,必须样样出色才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年,高考临近,每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都在班级垫底。压力让心高气傲的我无比沮丧,一度心灰意冷,以致不想参加高考。周末,我逃回了家。在屋后的一块棉花地里,我望见父亲站在棉丛中,拿着剪刀麻利地剪下棉花枝叶。衬衣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父亲的背上,我远远地注视着,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会儿,父亲弯腰用草绳把剪下的枝叶捆了起来。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我,顿时神情很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