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188篇
中国政治   220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科学社会主义》2021,(2):82-89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含的两个致命缺陷将直接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逐导致资本利润与劳动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社会矛盾最终不可调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并没有对资源配置方式做深入的探讨,苏联将所有制形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合二为一,致使理论僵化,经济发展最终陷入崩溃。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乃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就在于将所有制与资源配置方式剥离开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基础性支撑,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契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12.
613.
楚天舒 《世纪行》2009,(2):12-15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中.经济“起飞”阶段是从传统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分水岭,是经济社会变化质的飞跃。所谓“起飞”,是指经过工业化初期一定时期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变革,经济将步人自我持续增长状态,并进而叩开发达之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起飞”。  相似文献   
614.
刘励敏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9,22(2):13-16,18
农业现代化在国内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式,基本上是从技术层面来定义农业现代化,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有两条典型的路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技术现代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现代化”。很显然,尽管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技术的现代化,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参照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进而建立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出发羔。  相似文献   
615.
随着近几年小龙虾的火爆,人工养殖龙虾成为新的热点。稻田养殖淡水龙虾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的优势。在生产中不少农户已经从中受益,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农民,由于选址不科学、技术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产量、效益偏低,甚至出现亏本。  相似文献   
616.
对知识、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上,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期曾经出现过三次争论的高潮,日前仍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论述关于党的阶级基础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17.
现在我们国家面临“三转”:一是经济转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即生产方式从粗放式的依靠资源、依靠对环境侵蚀、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向一种科学发展的生产方式转变;二是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就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全方位融入全球化;三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中国法治也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型,概括来讲,就是从依法而治转向以良法善治为表征的和谐法治,这是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的。  相似文献   
618.
刘越 《学理论》2023,(1):75-80
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引发了生产集中趋势的退化,使得全球生产网络和金融化相统一的孪生关系逐渐演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枚“硬币”的“一体两面”。二者的对立统一,已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上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和资本形式的必然结果,而二者相统一的实现是以全球范围内技术变革、劳动组织变迁以及从全球到地方的社会空间范围内生产网络吸纳小生产方式为路径的。进一步地,这一现实矛盾的运动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和蜕变,给出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  相似文献   
619.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角度为世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亚细亚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与发展道路问题,可以称得上是东西方现代化道路迥异的历史起点。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亚细亚”,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为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而奠基,克服旧生产方式停滞孤立的特性;又要坚持“两个相结合”,充分尊重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回归“亚细亚”,走出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20.
近年来,公共数据开放理念与实践逐渐普及,公共数据开放成为要素市场供给的首要环节,公共数据开放的法治化进展迅速,但以往的法律研究存在一些偏差,有必要在理论上回应这些问题。公共数据功能起源于生产方式,目标是应用于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市场中。这就需要将其按功能区分为展示性和辅助性,前者直接成为信息服务或数据产品,后者用来辅助一般市场中的要素进行安全有序流动。从实践看,政府更有动力推动作为基础设施的信息生产,而较少有动力推动展示性数据开放,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展示性数据往往通过文化产业交易和授权运营的方式进行,有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权力结构也可进一步解释何种功能性数据由不同层级的政府生产和使用。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有助于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公共数据开放事实上的“分级分类”如何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