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汲德胤 《中国保安》2012,(13):61-64
初识韩其,他瘦高的身材和永远笑眯眯的眼睛,让人感觉到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而他开朗大方的性格,常能制造轻松愉悦的气氛,带给人以发自肺腑的快乐,更是加深了这种亲切感。  相似文献   
32.
石齐周 《当代贵州》2010,(6):M0002-M0002
<正>新年,翻开油墨芳香的《当代贵州》,一个崭新的栏目令人欣慰:"有错必纠,纠正必奖"栏目,广泛借助读者的智慧,提高刊物质量,予读者以亲切感。  相似文献   
33.
马明 《党史文汇》2006,(4):48-48
读过老同学赵力之的<自述>这部书之后,我觉得这部书可读性强,很有亲切感.因为书中记述的有些人和事,我也知道或者熟悉.在汾阳铭义中学,力之和我是同班同学;抗战开始后,两人又都在太岳革命根据地工作,力之在岳北的沁源和平、介边缘区对敌斗争第一线工作,我在岳南的安泽、翼城、沁水、阳城一带,接近敌占区,在决死第三纵队八总队的一个连队作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4.
黄俊杰 《法制博览》2009,(20):62-63
有中错状元,无起错花名。民间语文是最佳城市评论员,地标外号所表达的亲切感、调侃感与嘲讽感,对应的是一个城市予以市民的归属感、荒诞感与疏离感。  相似文献   
35.
赵亚兴 《奋斗》2008,(7):58-58
小时候.常去农村的姑姑家.有时一住就是一二个月。农村的事,自信还是十分熟悉的。特别是耕牛,还有那么一点亲切感。和表哥放牛,那头黑牛亡子,我扳着它的角,骑到它身上,一点脾气都没有。可是,一次,在机关里闲聊,有人说:“你说你熟悉农村.我问你个问题.能答上吗?”他问的问题是:“是牛耳在前?还是牛角在前?”明摆着的事,时常见到的事,可竟难住了我,真还说不出牛耳、牛角.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相似文献   
36.
刘元林  小南 《法制博览》2008,(18):37-37
我发现自己有时很狭隘。在社交场合,每遇新朋友,总会不由自主地问人家“是哪儿人”。如果对方说是河北人,是山东人,是西北人,我就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话就多,杯就举得勤;若不巧是另一些地方的人,我就心有戚戚,三句话也并作一句说了。我依据的并不是自己的交往经验,而是人云亦云的地域歧视。  相似文献   
37.
<正>23岁入伍,从医29年,每年400余台冠脉介入手术,义诊上万人次,建立6个“医患交流群”,为患者答疑解惑,被称为“永不下线的人民军医”。她就是赵玉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今年3月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称号。初见赵玉英,她身材娇小,眉眼弯弯,面容精致,身上带着天然的亲切感。殊不知,她温润如玉的背后,也有着军人的英姿飒爽、果敢坚毅,更有医生的仁爱善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