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61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8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28篇
法律   2275篇
中国共产党   1231篇
中国政治   2525篇
政治理论   584篇
综合类   17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937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76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外利益是指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WTO规则,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更是国际法规则的一部分。外交保护是指一国针对其国民因另一国国际不法行为而受的损害,以国家的名义为该国国民采取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对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是海外投资保护的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可以进一步维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益。  相似文献   
72.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73.
面对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现实,我国司法界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对于"宽缓"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学术界和侦查实务界鲜有探讨。根据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前提,尽力避免"立案扩张"的做法,并严格规定和执行立案程序。  相似文献   
7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众多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说明对外交往已不再只是国家的专利。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外交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地方政府、政党以及民众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外交往、扩大国际合作,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了在中央外交框架内的分层现象。然而性质决定行动,这些利益体的对外活动都是也必须是服务于国家整体外交,不得与国家利益相抵触的。  相似文献   
75.
张晓玲 《人权》2007,(6):41-4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特别是在党政官员中进行人权教育。去年,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中,就有一本《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供全国党政干部培训学习使用。中央党校是培训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开展人权教育是中央党校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推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6.
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见解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已争论200多年了.就世界范围看,欧盟各国事实上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包括美、日等世界上很多国家,仍保留了死刑.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应保留死刑,因为重大的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形势还很严峻,贸然取消死刑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77.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78.
钟讯 《国际交流》2006,(4):21-22
今年金秋十月,恰逢中国和德国建交34周年,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率团赴德国首都柏林参加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与德国议会、政府、联邦宪法法院等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学者共50多名代表与会.就人权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德人权研讨会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于1999年共同发起主办,每年举办一次,2001年该研讨会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长期项目。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权与司法”,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和德国(欧洲)在维护和实现人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司法在实现人权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国家决定是否符合人权标准的审查、司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79.
论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权良性运行机制,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人权激励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协调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0.
李有军 《人权》2006,5(3):10-11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民人权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为此,我们采撷了一组文章,从不同侧面分两次对中国人权状况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