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民性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中国梦的人民性具体表现为"形成过程的人民性""本质内涵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和"评价主体的人民性"。人民的幸福指数、满意程度是评价中国梦的现实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92.
中国国有资产的人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 ,国有资产不仅是个经济概念 ,而且有政治意义。国有资产一直被当作是国家政权的基础 ,体现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要素。国有资产政治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人民性 ,国有资产的来源具有人民性。国有资产的人民性进而成为政府合法性的一个来源。国有资产是一种公共财产 ,其基本属性应是公共性 ,应实现从人民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公共性包括公民身份和纳税人角色  相似文献   
93.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事实和主体三个方面判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改革的人民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统筹社会各阶层利益.  相似文献   
94.
始终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一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要改进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方式方法,增强联系的经常性、有效性,认真听取建议、批评和意见。要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不断按  相似文献   
95.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和人民需求,确立了科学的党性原则,即实现了党性原则从阶级性到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统一;实现了党性原则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统一;实现了党性原则和对自身执政地位新认识的统一。科学政党观的确立,保持和增长了执政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6.
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理论,立论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阐述了文艺评论的系列问题,体现出思想立场、思考方法、思维人性的"三性"统一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97.
史万钧 《实践》2021,(1):43-44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大背景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十四五”发展、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科学明确了我区未来五年及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人民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98.
中国梦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根植于党领导人民探索复兴之路的实践,彰显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它集中表现为中国梦在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实现等维度所反映的人民性实质。从价值主体维度看,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政党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集体梦与个体梦的辩证统一。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三重向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幸福。中国梦战略思想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在实践逻辑上有现实价值标准、根本价值标准和终极价值标准的考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价值享有主体。  相似文献   
9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胡锦涛新闻思想的核心,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必然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坚持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倡导"三贴近"原则;真正做到"两个统一",努力发展人民的新闻事业。这种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完美统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0.
桑玉成  章延杰 《唯实》2005,(6):27-28
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的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和稳定执政提出了崭新的课题甚至是严峻的挑战。凸现时代取向性和人民性取向,是理解从哪些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