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7篇
法律   136篇
中国共产党   435篇
中国政治   568篇
政治理论   189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前线》2012,(7):I0002-I000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六方会谈、举行中非合作论坛、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派遣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举办世界博览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82.
《党课》2013,(12):19-19
法国政府日前正式向法国议会提出申请,希望延长法国对马里的军事行动期限。据悉,法国对马里开展军事行动已经有4个多月,共有4000名士兵在马里参战,其中5名土兵牺牲。目前,联合国正在考虑于7月1日起在马里部署一支由1.12万名军人组成的维和部队以及1440名维和警察,以接替法国军队继续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83.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外交战略与经济利益并重的复合型大国关系。在外交战略层面,TPP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但二者并不必然相互抵触,这主要取决于四重因素:统一的亚太区域合作制度平台;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多重FTA体系;RCEP与TPP的关系;中美经贸关系的现实条件。在贸易与投资层面,对比中国和日、加、墨等TPP谈判方的对美贸易与投资情况,TPP对中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在亚太区域统一多边合作机制,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多重FTA体系,中美双边合作机制的三重保障下,TPP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呈现较大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4.
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相继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中东热议,世界瞩目.习近平出访前夕,官方发布第一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系统总结、评价60年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发展成果和经验,并对未来双边关系全面升级、拓展和深化作出详细阐述.这向世界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完善当代外交全新格局,并准备在中东进行更有魄力的全盘规划和精耕细作,体现大国外交的新方向和大手笔.  相似文献   
85.
安高乐 《东南亚》2015,(1):101-105,110
伊拉克和叙利亚主要逊尼派地区的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的建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组织恣意猖獗,吸引国外青年热捧并加入该组织。毫不例外,印度也受"伊斯兰国"宣传攻势的影响,部分印度穆斯林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伊斯兰国实施的恐怖活动危及到印度侨民的安全,该组织夺占油田和破坏输油管道的行为影响印度的经济,它所宣称的领土范围包括印度北部地区,这些都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印度除了积极撤离侨民外,还采取了与中东国家建立广泛的情报交换系统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6.
杨震  方晓志 《东北亚论坛》2015,(3):104-113,128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美国充分认识到其霸权是建立在对海洋控制的基础上的。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强化了对海洋的控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权。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唯一地理媒介,海洋事务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议程。两国在海权领域不仅有矛盾,也有合作。由于太平洋成为世界海洋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两国成为世界海洋战略格局中的主要国家,这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美海权合作主要包涵科技、经济、安全等领域,并且由于主客观因素,中美海权合作有深化的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推进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7.
陈积敏 《和平与发展》2015,(3):1-24,110,115,129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耗损及其霸权焦虑的上升,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是对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回应。从当前的时代特征、中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两国的国家行为来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逢其时。但同时认知差异、利益冲突与议题分歧,也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大挑战。为此,双方需要加强战略沟通、调适各自的心态与行为方式,并在具体合作事项上相互协调,共同推动这一新型关系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8.
李兴刚 《南风窗》2012,(12):82-83
从与亲美势力短暂结盟到与叙当局谋求和解,穆兄会也是在见风使舵。当美国对叙利亚严厉敲打时,穆兄会就表现得反叙情绪高涨,而当美国意兴阑珊时,穆兄会也就偃旗息鼓。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日前致信潘基文,称黎巴嫩的部分地区已成为"基地"和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两个恐怖组织的庇护所"。话音未落,5·25  相似文献   
89.
中美经济从"良性互补"发展到"恶性互补",中美之间形成了互相紧密依赖,又互相恶意制约的关联关系。中美之间形成这种关系是两种经济模式演进过程中"互相支援"的结果。从本质上看,美国问题是中国问题的一部分,而中国问题也是美国问题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中美关系是大国模型,两国关系调整的"外部性"风险和效应巨大。基于此,奥巴马不论是从选举,还是从解决中美关系深层矛盾的角度出发,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均是短视思维,均无助于长久地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应该建立互信关系,政策上"互相支援",从内部结构调整出发,通过长远之策解决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使中美经济关系重新回到"良性互补"。  相似文献   
90.
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上升,原有的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已经过时,而向适应新形势的"东西方共同治理"模式的转变步履维艰,全球治理面临"失序"和"碎片化"的危险。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理念和方案。与之相对照,美国奥巴马政府以来"逆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全球治理中不断缺位和错位。尽管如此,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美两国应努力加强沟通,增信释疑,建立良性互动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