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231篇
工人农民   181篇
世界政治   5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8篇
法律   1761篇
中国共产党   2733篇
中国政治   4321篇
政治理论   1313篇
综合类   16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264篇
  2010年   1853篇
  2009年   2627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今天,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看一个组织的稳定性,不是  相似文献   
52.
1.风险重心: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转移 假如设定某些高度失衡国家在金融海啸形成期由于微观风险管理的问题占60%,宏观风险管理因素占40%;那么到了后危机时期,经济开始复苏,风险管理呈现“倒4/6比”现象,即微观风险管理因素占40%,宏观风险管理因素占60%,这警示当前在关注和强化微观风险管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宏观风险管理的渗透和掌控。  相似文献   
53.
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全国性信用体系的情况下,构建城市信用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城市信用体系是包括政府信用制度、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在内的一个完整系统。现阶段要构建城市信用体系须在加强信用教育,提高信用意识,制定和完善城市信用体系的相关法规,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缺失和信用失序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原因,论述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构筑社会信用基础的关键是治理国有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现象,构筑国有经济部门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的信用基础,重点是化解国有企业的三角债和国有银行呆帐坏帐.  相似文献   
55.
反询问是证据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我国历来没有这方面的立法 ,新颁布的证据规则也只有零星规定 ,而英国的反询问制度无论在立法或司法实践上都处在世界前列。我国要建立纯正的反询问制度 ,必须了解并借鉴英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6.
强制外交与威慑一样,主要依靠武力的潜在运用或者说主要通过威胁使用武力,以达成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强制外交是冷战结束后一个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现象,该术语也是当前西方国际关系和战略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重要术语之一.本文在剖析西方强制外交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冷战后美国所实施的两个典型的强制外交案例,着力阐释当代美国强制外交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扼要进行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57.
解民 《前沿》2006,(10):33-35
信用规范的制度化,是指信用规范为一定的组织机构经由特定的程序所制定,形成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了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制度化的信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系,它具有公认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特征。信用制度化强化了信用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调控力度,促使人们认定符合信用规范行为的合理性,为市场交易减少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性,为市场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市场参与者相互影响的行为框架,有利于合约的形成和责任的信守。  相似文献   
58.
交易成本、信用制度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健能  房尚文 《唯实》2002,(6):31-35
我国现阶段存在大量的信用缺失现象 ,这大大增加了市场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为降低交易成本 ,有必要建立和规范信用制度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制度中应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9.
诚实信用是社会道德的基石。警察活动中可以有条件地允许利诱 ,有限制地使用带有欺骗性要素的侦查谋略。但警察行为具有一种社会示范作用 ,若侦查谋略使用不当 ,可能损害公民仅利 ,损害社会善良风俗 ,而且也会损害刑事司法效益甚至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因此 ,警察信用原则应该在警察活动中得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0.
时下,各地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硬环境、软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建设都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令人欣慰。也应注意到,一些地方抓环境建设有些走样和贪大求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