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134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101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周莉 《湖北社会科学》2005,(11):116-118
从美学角度对尤金.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奥尼尔的悲剧创作取得了较高成就。一是作为悲剧主体的各类悲剧人物对生存权利、独立自由要求的张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求,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对自我实现的超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二是悲剧主体对社会现状的否定、对家庭束缚的突破、对伦理规范和宗教信仰的悖反、对国家法令的违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悲剧主体的意志、情欲以及在抗争或超越中显现出来的情感力度是强大的、不可阻挡的,主体在悲剧性超越中所迸发的激情具有动人心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2.
黑格尔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对悲剧中的两个层次——分裂与冲突、死亡与和解的分析,探究了人类生命悲剧的必然性和悲剧的多种内在矛盾。本文从《精神现象学》的人文关怀出发,论述了黑格尔悲剧观中关于悲剧的起源、悲剧的本质、悲剧的结局和悲剧的体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3.
项大北 《北京观察》2015,(10):34-35
<正>目前的社会通行制度设计缺乏对失独老人的特殊关怀。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就是失去了唯一的法定赡养人,看病无人照顾,手术无人签字。这对于失独老人来说不仅不公,更是一种伤害。据报道,目前全国的"失独家庭"已过百万,北京市计生委披露,目前北京市共有3900个"失独家庭",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仍在执行中)。这个特殊群体引发的一系列家庭悲剧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4.
赵艳丽 《学理论》2015,(3):109-11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初的西方思想世界影响巨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解读经典人物的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试图从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安娜的悲剧人生,找出安娜悲剧的另一个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5.
如果将人的生命比作植物,杨改兰就是一株生长于西北荒原上的小草.在疾病、劳累和贫困的联手催逼下,她为自己和4个孩子的生命画上一个堪称惨烈的句号. 杨改兰悲剧发生的时间是2016年8月26日,地点是她生活了28年的家乡甘肃省康乐县阿姑山村. 阿姑山村所在的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这个长久位居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之上的县域,阿姑山村的定语是“康乐县景古镇最贫困的行政村”,而杨改兰家几乎是村里最贫困的人家.  相似文献   
126.
2007年11月21日,进城打工的肖志军带着怀孕的囊子李丽云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医院“治感冒”,医生认为必须立即做剖腹产手术。因肖志军一再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李丽云三小时后不治身亡。事件发生后。有人指责肖志军愚昧偏执。也有人谴责医院方面见死不救。那么,究竟谁应该对这场悲剧负责?这场悲剧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青年学者许志永博士的观点。也许有助于人们从另类角度反思这场悲剧的实质,并从中获得深刻的警示。  相似文献   
127.
吴童 《求索》2010,(7):184-186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悲剧精神的民族,因而也缺乏纯正的悲剧传统。然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太古神话中,悲剧性神话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与古希腊神话一样,中国同样不乏悲剧传统和悲剧精神,反抗神祗的悲剧就是中希神话注重表现的一个共同内容。本文考辨了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悲剧特征及其底蕴,分析了两者不同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特征。研究认为,中希悲剧神话分别代表了西方的海上诸文明的聚合形式和东方的内陆诸文明聚合形式,这两种聚合的作用表现出的重伦理与重哲理之别,必定消解古希腊式悲剧在汉语世界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8.
王筠 《理论学刊》2005,(6):120-121
在男权文化背景下,男人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主宰,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生存.女性或许能够觅到妻子或情人的角色,但却从来不能够找到真正独立的自我.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终究是受害者,不仅仅是艺妓,还有妻子、母亲.  相似文献   
129.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时不时地会提到他喜欢看什么书,不喜欢看哪些书。这个常被称为"不适应环境的主人公"、"敏感的局外人"的青少年,对于书籍有着他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本文试分析霍尔顿所罗列出的一份看似松散、毫无关联的书单,探寻这些书中的主人公的内在联系,以及为何霍尔顿会对他们青睐有加,从中归纳出霍尔顿的一些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0.
中和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气质,它决定了中国主流文学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然而更多的时候它却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文化理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我实现的心理欲求与历史给定性、社会实存间始终存在着的对抗和冲突,这就使得在中国文化中又始终存在着一种与中和意识相背离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中晚唐时期的传奇作品中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中晚唐传奇以其野性的活力、清醒的理性及其文体的边缘地位实现了对中和意识的背离甚至反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