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81.
正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重温马克思廉政思想,对于今天提高我党执政能力、防止腐败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一、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解读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及其官僚制度是滋长腐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82.
乌克兰历史文化复杂,乌克兰三次争取独立的历史都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相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及俄国内战导致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乌克兰提供了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自己国家的客观条件。但由于乌克兰地区各种势力的不同要求,各种力量在乌克兰地区激烈博弈,最后布尔什维克取胜。一战前乌克兰地区分属于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两国,一战后,则分属于四个国家:苏维埃俄国获得了乌克兰的大部分,波兰获得了加利西亚和从前曾属于俄国的沃伦部分地区,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喀尔巴阡罗斯,罗马尼亚获得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当时与俄罗斯及乌克兰问题利益相关的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也对乌克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研究俄国革命及内战期间乌克兰地区各种力量的争夺,对理解和认识当今俄乌冲突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3.
A1946年6月底全国性内战爆发后,时近一年的国共和谈的成功希望本已荡然无存,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作为国共调处人的美国特使马歇尔,都不愿宣布和谈破裂,而是继续与中共进行所谓谈判。蒋介石想利用和谈作烟幕,欺骗舆论,掩盖其军事进攻,并企图将内战扩大的责任嫁祸于中共。马歇尔不肯主动退出调处,为的是继续贯彻美国的对华政策———助蒋反共遏苏,但又要求蒋作出某种让步,并进行某些民主改革。这种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最终使马歇尔逐渐失去其公正性,沦为蒋之帮凶。为助蒋行骗,年逾花甲的马歇尔不惜冒着酷暑,在7至9月间,…  相似文献   
84.
正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拉纳·米特(Rana Mitter)的著作《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1是写给美国读者的,全书分为三部分共19章。不过这本书出版后,在中国读者中也引起了一些关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在这里被重新研究和书写,而且不断有新的发展,学者们对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85.
全面内战爆发于1946年6月底。当时,国民党军总兵力达到43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只有127万人,而且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也明显优于解放军。这是一场中共不想打又不得不打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能不能打倒蒋介石,什么时候能够打倒蒋介石,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郑洞国出身黄埔一期,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在抗战中声名显赫,却在内战中成为败军之将。1948年10月,正值盛年的郑洞国在东北名城长春被迫放下武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党国大业”也很快土崩瓦解。郑洞国如何度过自己的下半生?一个春秋鼎盛的将军脱下军装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7.
"白区",是十年内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民众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称谓。周恩来从1927年11月与南昌起义部队离散后辗转到达上海,到1931年底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除两次去苏联历时近一年外,在最大的白区上海战斗生活了3年左右。周恩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领导"锄叛"活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清党""分共"后,中共党内出现了不少变节叛党者。周恩来在1929年3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顺直省委并汪铭的指示信》中提到,中共党内自首叛  相似文献   
88.
冷玉健 《世纪桥》2001,(4):21-22
在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期间(在中国革命史上称为十年内战时期,简之内战时期;在中共党史上亦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迭起绵连,中国革命挫折不断,实在是耐人寻味且铭心刻骨。  相似文献   
89.
罗铮 《南风窗》2012,(20):82-83
"即将到来的不再是一场政府与反政府的战争,不再是大马士革与阿勒颇的战争,而是一场左邻右舍间的战争,一场兄弟间,好友间,乃至父子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90.
离开国内战场8年之久的红军名将刘亚楼,1946年春突然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前身)参谋长。刘亚楼重又回到我军,这与时任大连市委书记的韩光从中联系分不开。刘亚楼和翟云英结为伉俪,还是韩光作的媒呢。不久前,笔者在北京中纪委大院拜访了原中纪委常务书记韩光,听他讲述他与刘亚楼在东北共同战斗的难忘往事早在1938年4月,时任抗大教育长的刘亚楼,被中央军委选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下半年,他告别抗大,经新疆踏上赴苏行程。到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他刻苦学习马列理论和现代军事知识,而且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