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东北沦陷时期,日军通过巧言骗招关内劳工、强制征招关外劳工、把战俘降兵作为“特殊劳工”等各种罪恶途径疯狂强掠、奴役中国劳工。恶劣的生存条件,极端繁重的劳役,法西斯式的管理,奴隶般的折磨,造成数百万中国劳工的死亡,致伤、致残者不计其数,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掠夺和残害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历史的创伤可以治愈,但历史绝不能泯灭。日本政府只有正视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才能真.正得到亚洲各国的原谅。  相似文献   
123.
张强  薛桂坤 《党建文汇》2002,(11):39-3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军方也在疯狂地研制原子弹,只不过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帮手德国又先于日本投降,日本这才没来得及搞出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124.
经济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基础与核心,在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是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近现代的日本曾因崇尚军国主义,将军事安全视为国家政治安全而穷兵黩武,几近亡国灭种;战后则因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奇迹而重拾民族自尊。冷战后,日本似乎无意抓住经济立国和政治独立发展的机遏。在安全意识上故态复萌,欲通过强军而成为政治大国。因此,能否尽快奠定理性的安全观与发展观成为日本国家命运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5.
修身教育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明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不断强化修身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随着《教学大旨》等教育法令的颁布实行,国家主义思想、尊皇思想、忠君爱国思想不断渗入到修身教育中,尤其是天皇被神话以及明治宪法对天皇"神圣性"的保障,使得修身教育完全变成了"尊皇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由于战后日本没有一个清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国际环境,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完全打碎,使得其在历史教育中,基本延续和秉持了"天皇神圣"、"尊皇爱国"的思想,从而不断出现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略战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6.
读书     
正《苦难辉煌》金一南著华艺出版社出版定价:46.00元本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尤其是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资料,在许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7.
<正>沈寿昌、陈金揆、黄祖莲(无存照),他们是容闳的弟子,在仅有十二三岁的年龄,就波涛万里、远离故土,赴美利坚合众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海归"。这些官学生,来到津沽热土,入北洋水师学堂读书深造:他们是严复的学生,学成后在北洋海军各舰队服役,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在浴血奋战的海疆上,无论是丰岛海战、黄海大战,还是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到处都有留美幼童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8.
正辽宁人民出版社在抗战胜利69周年前夕,推出一批有关抗战题材的重点图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如《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王天平著)、《日军侵华战争》(四卷本,王辅著)、《日本遗孤》(刘国强著)、《日本战犯改造》(张巾著)、《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等。  相似文献   
129.
图说     
《南风窗》2014,(19):20-20
<正>~~  相似文献   
130.
<正>梅汝璈(1904—1973年),江西省南昌县人,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毕业后,于美国先后获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长期从事英美法学的教研工作。1946年,受国民政府任命,作为中国法官全程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国际舞台上运用法律武器捍卫了国人的尊严。梅汝璈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