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422篇
中国政治   310篇
政治理论   172篇
综合类   1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初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列宁为巩固俄共(布)的执政地位,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重温列宁关于俄共(布)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理论,总结其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意识以及夯实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南书房     
墨染 《南风窗》2011,(26):100-101
《谎言与交锋:揭秘全球核较量的真实世界》【埃及】穆罕默德·巴拉迪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版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连任三届的总干事,巴拉迪参与了近20年来全球最重要的数次大规模杀伤性核查。他记录下自己在防止核武扩散过程中,和美国的周旋、与伊朗的谈判、在朝鲜的斡旋,也剖析了和伊朗等国建立亲善关系的可能性,驳斥了各种类型的强硬观点。同时,他还指出国际安全与单个国家的安全密不可分,这一点不仅仅依赖于裁军,更依赖于普通意义上的人性尊严、民主的价值观,以及免遭贫困的自由。  相似文献   
73.
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工作是列宁早期活动的主题:从对社会主义学说赢得工人阶级缘由的理论论证中揭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从对俄国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并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为在俄国赢得社会主义而做好积蓄力量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是列宁能够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契机通过十月革命在俄国首先开辟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前提。  相似文献   
74.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是很丰富的,由于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研究这一时期列宁关于阶级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以此为视角,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列宁关于阶级的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列宁关于阶级的思想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5.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将社会主义从社会思潮转变为主流意识形态,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我国当今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科学理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有力地回击不良思潮的攻击;在处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问题的关系上,采用引导和整合的手段;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必须通过强大的组织和舆论向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并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76.
黄立 《同舟共进》2013,(9):32-34
落后农业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的实验,始于1921年春俄国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开启的这一伟大创新仅持续了七八年就夭折了,原因何在?国内普遍认为列宁提出了完整的蓝图,但斯大林没有把握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只把它当作摆脱危机的"权宜之计",因而抛弃了新经济政策。笔者对这一观点并不十分赞同,因为这个观点的前提——列宁在落后农业国家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是否存在,蓝图  相似文献   
77.
《学理论》2014,(35)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列宁关于监督与监察的思想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丰富和发展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党的机关和政权机关也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如何对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8.
列宁晚年在不同时期随着对俄国国情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俄国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进程,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变革思想。贯穿列宁土地变革思想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对列宁来说,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的土地变革思想都是形式,真正的内容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9.
叶剑峰 《新东方》2011,(5):50-53
1920年底,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列宁主张实现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正式作出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重要决定。这是俄共(布)工作重心的重大转变,也是其执政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以此为契机,列宁进入探索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关键阶段。列宁在迥异于过去、俄共(布)已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对不断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取得了许多意义深远的理论成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0.
家有马恩     
因为搬家,把老父的一笔遗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全部继承,请进新书柜。当初并没想认真读,装点新书柜,只有它们最合适。你想,全套1957年版的精装马恩列全集,本身就是一部顶级的思想史。何况,里面布满了父亲的手泽。现在,产生这些伟大思想的人早已作古,读过这些书的人也已去世,书还在,轮到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